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告别9个月负增长 我国CPI“转正”

2009/12/12 9:52:57 来源:文汇报

  本报记者张晓鸣

  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终于告别9个月的负增长“转正”,同比增长0.6%;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2%,与市场预期方向基本一致。这透露在不久的未来中国将告别通缩,而适度的物价回升,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加快复苏。

  目前不存在通胀

  11月份食品价格上涨3.2%,非食品价格下降0.7%;消费品价格上涨0.9%,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4%。1-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9%,比1-10月降幅缩小0.2个百分点。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祁京梅向记者表示,12月CPI会继续保持增长,全年CPI预计下降0.5%。

  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11月CPI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水电煤气价格和居住价格环比上涨带动的。食品价格正处于温和上涨的过程中,目前不存在通货膨胀,但要稳定通胀预期。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明年出现明显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较小,但国际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对国内通胀的影响目前还无法判断。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认为,明年将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水、电力、天然气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促进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并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与此同时,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降幅继续收窄,环比继续上涨。11月份,我国PPI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月缩小3.7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6%,连续8个月环比上涨。

  动力切换成消费

  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8%,1至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1%。

  分析人士称,虽然有基数低的因素,不过,快速增长的工业增加值验证了中国实体经济继续向好。11月工业增加值结合企业利润数及发电量等指标看,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已相当明显。

  但专家指出,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要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调整以投资为主、消费为辅的增长态势,把经济增长主动力切换成消费。毕竟,以政府为主导的大规模投资对遏制经济快速下滑虽然有直接作用,但难以长期持续。

  进出口首次“转正”

  1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实现年内首次月度同比正增长,对外贸易明显好转。据海关统计,11月份当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082.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8%,环比增长5.4%;其中出口值1136.5亿美元,同比下降1.2%,环比增长2.6%;进口945.6亿美元,同比增长26.7%,环比增长9%。分析人士认为,出口比预期的要弱,进口增长显然仍是国内投资在拉动。以目前中国的投资情况看,进口的增长态势或将延续到明年的一季度。

  此外,11月份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2948亿元,较10月份2530亿元的水平小幅增长。1-11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21万亿元,同比多增5.06万亿元。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