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食用油涨价背后 外资粮油寡头谋霸中国

2009/12/18 15:50:42 来源:慧聪网

    临近年底,食用油行业再次掀起了一轮涨价潮。金龙鱼、鲁花、福临门等几大品牌近期几乎同时宣布上调大豆油、调和油、菜籽油等品种的价格,涨幅在10%上下。

    大豆原产国很被动

    食用油企业所称的进口大豆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的理由不成立。有关人士透露,4家跨国公司掌握着全球粮食运销,国内70%以上的榨油企业都被跨国粮商控股或参股。

    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副司长周冠华介绍,目前掌握全球粮食运销的是4家跨国公司,分别是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ADM公司与新加坡郭氏兄弟共同参股的丰益国际,在中国市场的动作最为迅速。丰益国际为益海嘉里的母公司,在国内控股的工厂和贸易公司已经近40家,堪称全国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而实际上,此次领涨的正是占据全国食用油行业半壁江山、益海嘉里旗下的主打品牌——金龙鱼。“丰益嘉里系”独占中国食用油一半的市场份额。国际粮商巨头凭借资本和品牌等优势,从原料供应、期货贸易、生产加工到市场渠道等,对国内食用油基本实现全链条控制。

    在众多媒体关注食用油价格上涨之时,生产商支持涨价最主要的理由是,进口大豆主产区南美今年遭遇到了旱灾,国际大豆交易量跌价升,带动了国内大豆价格上涨。而有业内人士认为,油价上涨与进口大豆价格的上涨并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人为利益因素成为本轮涨价最主要的原因。不少企业现在加工的大豆是几个月前进口的,当时的价格比现在低得多,生产成本并不高。社科院经济专家李国祥认为:“价格上涨应该是缺乏支撑的。”根据美国农业部的估计,今年世界大豆供给增长16%,是大幅度增长。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周有金表示,因为我国进口大豆采购,一般都是提前6到8个月,也就是说我国现在使用的大豆采购时间至少是今年初采购的,根据当时跟踪的价格,当时采购价格大概也就是在3400-3500元/吨左右。这个价格是保守估计,由于大型企业长期进口大豆,很多价格是控制在3100-3300元/吨之间,本次豆油涨价之后,多数企业利润空间巨大。每压榨1吨大豆,它的实际效益恐怕已经超过700元,这个价格,对于大型企业几乎是一个暴利。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