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农夫山泉“砒霜门”由谁买单

2009/12/30 13:47:35 来源:凤凰网

    行政机构的工作失误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或损失时,企业该如何应对?而损失又该由谁来买单

文 本刊记者 吕斌

    从2009年11月底开始,舆论就未曾停止对农夫山泉的关注,有关其产品“涉毒”的事件,如同一场侦探电影般愈演愈烈。

   11月24日,海口市工商局发布商品质量监督消费警示,指出农夫山泉、统一企业等厂商的多种饮料总砷含量超标,此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农夫山泉对此事发布声明表示,不认可海口市工商局的检验结论。随后海口市工商局又进行了二次检验,其结果与第一次大相径庭——相关产品全部合格。

    然而,此事件对农夫山泉的影响已然显现,由于造成市场恐慌,许多地区的超市将农夫山泉产品下架,其销量受到很大影响。据农夫山泉公布的数据显示,预计损失已达十亿元。

    农夫山泉方面认为,海口市工商局的做法存在检验程序、检验结果宣布、与被检企业沟通等方面诸多违规的地方,甚至认为工商部门压根不具备检验并发布食品成分的权力,属于严重越位,并与海口市工商局打起了口水仗。

    截至目前,农夫山泉砒霜门事件依旧是个谜,相关双方各说各话,没有一个权威、统一的调查结论出炉。但农夫山泉的经济损失已经造成,谁来做最后买单者?

突遇“砒霜门”

    2009年可谓是农夫山泉的多事之秋,6月“水源门”、8月“捐款门”余波未了,在11月又遭遇“砒霜门”。

    11月24日,海南省海口市工商局发布消费警示:包括农夫山泉30%混合果蔬、农夫山泉水溶C100西柚汁饮料、统一蜜桃多汁等饮料在内的9种食品总砷或二氧化硫超标,不能食用。

    砷是一种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其氧化物即为通常所说的砒霜,是一种毒性非常强的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均有极大危害。因此,此消息一经媒体披露,立刻引起轩然大波。

    处在风暴中心的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均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农夫山泉方面表示,其产品在最近由国家和省市各级组织的产品监督抽查中均为合格。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