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沈阳构筑百姓食品安全“防火墙”

2010/1/28 13:07:31 来源:搜狐网

  8个驻地,每个驻地16餐次,总计检测287份食品样品,筛查出69份阳性,近3000人用餐无一食品安全事故发生。1月27日,就在省“两会”胜利闭幕的第二天,记者看到了一份合格的食品安全保障答卷,这也是沈阳在全国率先实行食品安全管理新体制后,新思路、新队伍的第一次成功亮相。

  17天超常速度率先实行新机制

  在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的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关于我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决定》的决策,从2010年1月1日起,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履行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及保健食品、化妆品卫生监督职能。

  从2009年12月30日到今年1月15日,在短短的17天里,在卫生、编办、人事、财政、监察等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沈阳以超常规的速度完成了从市到16个区县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彻底调整,这在全国独一无二。

  专程从上海赶来参加会议的百盛连锁集团食品安全官感慨地说,沈阳市委、市政府率先在全国深入落实《食品安全法》,果断对食品安全相关监管机构进行改革与调整,其速度之快、措施之全面,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全力为老百姓营造饮食安全环境的高度责任感。

  而对于新体制下刚成立的食品化妆品监督所的400多名监管员来说,肩头是沉甸甸的。就在职能调整、人员划转的同时,利用元旦假期,市食药监局立即组织对他们进行了机关文化、廉政建设、执法规范和社会化监管等四方面内容的集中培训。他们在“不做违纪第一人”的承诺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一支崭新的队伍成为沈城百姓又一强有力的健康卫士。

  食品质量监管全方位、全过程

  “在新的《食品安全法》之下,无论是对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还是对保健食品、化妆品的全程监管,都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这要求我们的工作力度、细度、深度都要与从前不一样”,市食药监局局长王燕玲告诉记者,从“卫生”到“安全”这一监管职能的变化,在新队伍第一次“实战练兵”中就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市“两会”召开期间,刚刚成立的食品化妆品监督所负责会议驻地的“监厨”工作。在周密的部署和严格的要求下,从一杯奶、一块肉这样的食物原材料采购开始,储存、清洗、加工、餐具、工具容器……每一位食品监管员全程跟踪,每天从早上三四点钟一直到晚上八九点一刻不放松。

  “监厨”不光要求把食品全过程“盯”住,而且和过去监管最大的区别是,以前更多关注的是食物外在的干净、环境清洁,现在还要求对食品质量的监管更全面。监管员会根据食物特点、季节变化等因素对菜单中的一些“风险食品”提出警示。这种食品安全的监管方式将监管过程扩大到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全过程,在每个环节上消除可能对人体健康有毒有害的隐患,真正为百姓食品安全构筑起坚实的“防火墙”。

  构筑安全防线让市民安心过年

  据了解,目前沈阳市共有大大小小13000多家餐饮单位,其中不仅有209家四星级以上的大酒店、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饭店、大型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等集体食堂,还有众多的快餐店、饮品店、小餐馆等。在接管了新职能后,市食药监局邀请餐饮单位的老总们召开专题会议,让他们牢固树立“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要求大家加强各环节上的食品安全监管,确保无纰漏、无事故。

  市食药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一直到明年底前,他们将对全市所有饭店100%实行分级管理——按A、B、C、D四级评级,如果不是“A”级,将没有资格承办大型活动甚至包括大型的婚宴、寿宴等。而且评级与挂牌相连,今后老百姓上饭店吃饭只要看牌子就能了解饭店的食品安全情况。今年年底前,市食药监局还将完成对所有无证经营的“黑饭店”的摸底调查,查出问题,整改达标的就“转正”,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不达标的坚决取缔。

  随着春节临近,为了让沈城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市食药监局马上要集中开展餐饮服务环节专项检查活动。检查中以年夜饭承办单位、集中聚餐场所、集体供餐配送单位、农家乐旅游点、旅游景点和繁华地段饭店为检查重点,严格检查从业人员健康资格、餐具清洗消毒、进货查验等管理制度的落实。同时依法查处餐饮企业无证经营行为,查处采购和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以及劣质食用油等不合格或来源不明食品原料,还将加大对熟食卤味、盒饭、冷菜等高风险食品的监督检查。确保春节期间沈阳餐饮服务环节的饮食安全,让全市人民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本报记者朱晓京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