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转基因大米,你敢吃吗?

2010/1/28 15:56:09 来源:网友

  2009年年底,农业部向华中农业大学研制的两种转基因水稻颁发了安全许可证书。在转基因农产品商业化的路途上,安全许可的获得曾被誉为最难突破的一环。因此,中国或将因此成为第一个实现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的国家。消息传出,国外议论的热烈程度远超国内。关注的焦点仍然是那个老话题:转基因农产品真的安全吗?

  ◇ 正方: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口持续增长,土地、水资源却在不断减少,传统的农作物增产远远跟不上需求,而转基因技术则可以提供现实的解决方案。更何况,在国内外的研究已经很多年了,我们生活中已经有了转基因大豆、棉花,至今并无明确证据可以证明转基因对人类有害。

  ◆ 反方:水稻,那可是主粮啊!棉花、大豆,一个穿得多,一个最大的用途是饲料,对人的影响毕竟是间接的,你见过哪个国家敢放心地应用到主粮上的。转基因技术,中国并不是最先进的,欧美国家至今还在耐心试验,小心求证。不是已经有试验案例发现转基因农产品可能会危害健康了?

  ◇ 正方:别的国家不做,不意味着中国不可以。中国为什么不可以成为第一个实现转基因大米商业化的国家?美国是全球最早实现转基因商业化的国家,并因此获得巨大利益,想想中国大豆曾经还是世界的No.1,现在早已经在美国转基因大豆的攻势下摇摇欲坠的教训,我们还要在大米上重蹈大豆的覆辙吗?反对转基因技术的,可能更多的是对这项技术不了解。

  ◆ 反方:转基因技术不像其他。有没有污染、有没有害,看一下、闻一下,最复杂做一下检测就能知道。转基因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有的转基因研究都承认,转基因对人类的影响可能要几代人才能看出来。人类进化历程差不多有两三百万年,几代人的时间顶多是一个零头。而危害一旦发生,想悔改都没机会了。

  ◇ 正方:农业本身就是对生态多样性的一种破坏,并非始自转基因,不能因为转基因对生态多样性的威胁就反对新技术。更何况,中国对转基因研究已经耗费了大量资金,进一步的安全试验恐怕花钱更多。只投入没有产出的科学研究,在中国现实下,根本很难持续。

  ◆ 反方:转基因影响的是微观世界。如果都抱着“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态度,估计人类早灭亡了。任何科学研究、应用,都不能以牺牲国民以及后人的福利为代价,而在转基因技术上,现有的科学实验体系却根本无法对此负责。更何况以中国现有的管理水平,一旦造成物种污染,损失、危害更是无法估计。

  【点评者说】基因技术当然是人类一大进步,但这项技术早已超出了纯粹的科学范畴,涉及伦理。甘地早就警告过,科学不讲伦理是会导致人类毁灭的。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值得吗?在此,我们不妨重提袁隆平的一句话:科学家不能完全预知对生物进行转基因改造,有可能导致何种突变而对环境和人造成危害。虽然实验非常成熟,但其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影响,或许要在未来几代人后才显现。还好,转基因水稻在中国还未商业化,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应该有耐心。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