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企业资讯 > 正文

真功夫拯救福记食品?(2)

2010/2/5 13:03:4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此后,福记向工业密集区和校园扩张送餐业务,使该业务成为主营业务收入的首要来源, 2004年12月,在引入法国里昂证券的风险投资后,福记以每股3.1港元在香港上市,曾暴升至29港元。

  数据显示,截至2008财年,福记送餐业务占总业务收入的72%,其工厂客户送餐占到所有送餐营业额的65%,在长三角的校园餐饮点销售也占总送餐营业额25%,送餐业务从2003财年~2008财年,营业收入始终保持4成以上的增长。

  其间,福记食品在山东、宁波和无锡共建立了4个原料采购中心、2个区域调度和处理中心、7个加工和配送中心,有着每日140万份的送餐产能。

  即使期间5年持续增长,福记依然没有逃过金融危机,无力偿债的福记食品不得不申请清盘,等待重组。

  债务之谜

  巨额的债务或将成为福记食品重组障碍。据上述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福记食品从事送餐业务、方便食品等都是轻资产业务,中餐馆、主题餐厅也应该是租房子,而不是买地盖房子,所以不应该需要太多资本开支。但是在过去3年,福记不断以高溢价发行可换股债券集资,集资金额超过30亿元。

  “这有点蹊跷,似乎类似当年蓝田股份的套路。而在负债中,以几笔高溢价发行的可转债尤为瞩目。如果股价没有显著上升,这些债项修改转股价转为股份,股本极大增加,每股收益必然大幅摊薄。事实上,这些债权换来的钱去哪了尚是个谜。”该人士说。

  早在2005年10月,福记上市还未满一年,该公司就通过摩根大通发行6.2亿港元可换股债券,2010年到期。福记号称该笔可转债得来的现金,一半用作兴建食品加工中心,另一半作为营运资金。得益于之后两年的牛市,福记的股价一年内就涨过每股10.25港元的换股价,债权人换股后,福记资产负债表上少了6亿港元债务。

  魏东由此发现了一条向投资银行发行可转债而不用还钱的融资途径。在2006年和2007年先后发行的两笔可转债中,换股价格分别为每股17.51港元和每股32.825港元。而事实上,股价2008年开始一路下跌,在到期日内基本无望能涨至换股价。

  据2007-2008年报显示,福记主营业务每年可创造5亿港元盈利、6亿港元经营现金流入,其投资花费已远远超过经营中的现金收入,举债成了福记资金流的重要来源。数十亿元的可转债融资资金给福记提供了充裕的现金流。此间,福记展开业务扩张的同时不断购买物业、兴建厂房、收购餐厅。

  福记声称,2007年的15亿元可转债集资额中,有8亿港元是用作收购经营金汉斯连锁式酒楼的天宝大部分股权。而去年4月和8月,该公司通过两次交易出售了旗下天宝公司金汉斯连锁餐厅业务,分别套现2.67亿港元和3.3亿港元,即总价不到6亿港元,仅这两项资产运作中,福记亏损2亿港币。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