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风口浪尖上的转基因主粮

2010/2/24 13:46:08 来源:网友

    2009年11月27日,国家有关部门为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玉米颁发了安全证书,研发者称“转基因主粮将在5年内上餐桌”。因为这次批准的是转基因主粮,且全球没有一个国家种植转基因水稻,从而引发了上至专家下到普通百姓的质疑:既没有种植经验,也没有多年人体健康跟踪,如何保证它的安全性?
    在我省,随处可见“转基因”的身影。市场上的食用油大多是转基因产品,我省培育的转基因棉花,现已大面积推广,转基因玉米和小麦正在研发中。我省专家认为,转基因粮食是否安全,现在还不能下结论,需要长期观察才能得出结论。
□今报记者 殷晓章/文图
超市里的转基因食用油
    春节前夕,在郑州市东风路上的一家超市里,市民王春阳看到,某品牌的食用调和油的标签上写着两行小字:菜子油加工原料为美国转基因菜子,大豆油加工原料为美国转基因大豆。而另一种湖北产的食用油标签上注明是“非转基因产品”。
    王春阳问一位促销员:“转基因食用油和非转基因食用油有什么区别?”促销员说:“非转基因食用油,是用国产大豆制作的,是绿色无公害产品,吃起来比较香。而转基因食用油是用美国产的大豆等做原料,不但出油率高,价格也比国产的大豆低。”
    王春阳在琳琅满目的食用油专柜前看到,大部分食用油是转基因产品,非转基因食用油的价格比转基因食用油的价格高。但也有一些食用油标签上什么也没有注明。
    最后,王春阳买了一瓶非转基因食用油。他认为,自己已经习惯了吃非转基因的食用油,吃那些转基因产品心里不踏实。
    其实,转基因产品几年前已经走进超市。按照要求,凡是转基因产品都应在产品上标明,让消费者知情并自行选择。一些商家出于某种考虑,在商品标签上注明的“转基因”的字很小。而生产非转基因产品的商家,都在标签的醒目位置注明“非转基因产品”。
    为什么使用了转基因原料,却不愿在产品上标明是转基因产品呢?一位食用油经营者说,由于目前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尚无定论,市民对转基因产品有戒心,一些人不愿意买这种产品,厂家考虑到消费者的接受能力,只好不标注或不作明显标注。
转基因水稻、玉米获认证
    面对众多的转基因产品,王春阳一头雾水。
    按照2002年3月20日实施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的规定,农业部把大豆种子、大豆、玉米种子、玉米、油菜种子、棉花种子和鲜番茄等15类产品确定为第一批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从此以后,包括美国小番茄、大豆等在内的转基因产品可以在中国市场销售。
    让王春阳没有想到的是,今后他吃的大米也可能是转基因产品。
    2009年11月27日,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简称“转基因安全办”)批准发放两种转基因抗虫水稻和一种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记者从中国生物安全网上看到,“2009年第二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简称“清单”)的发布日期为2009年10月22日,上述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玉米名列其中,分别限在湖北省和山东省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有限期为2009年8月17日~2014年8月17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