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生长周期长供应不足,叶菜类价格持续高位

2010/3/5 16:55:45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春节以后,部分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缓慢回落,但蔬菜价格尤其是叶类蔬菜价格仍然居高不下。据记者了解,主要由于市场供应以外地调进蔬菜为主,本地产蔬菜上市量不足。

  春节期间,由于雨雪天气和节日性涨价,叶类蔬菜的价格曾经一度涨至让人咂舌的地步,比如年二十九那天香菜价格卖到20元/公斤。节后,蔬菜价格有所回落,尤其是节后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持续晴好,使得蔬菜价格保持在市民可以接受的水平上。最近,连日的阴雨和低温使得叶类菜价格又开始上涨。3月3日,记者在市内某超级市场内看到生菜要9.6元/公斤,菜心12元/斤,上海青5.9元/斤,油麦菜也卖到7.8元/公斤。

  记者前往南门菜市场,一位摊主告诉记者,自从阴雨天气以来,叶类蔬菜价格普遍上涨,平均涨幅在30%左右。比如小白菜在下雨之前零售价格还在5元/公斤,昨天已经涨至8元/公斤。前来买菜的王女士在询问了小白菜和菜心的价格之后转而买了土豆和洋葱,她说:“虽然每天吃菜不多,但是价格涨得那么快,让我有些接受不了。反正现在蔬菜种类多,不一定非要挑贵的买。”

  对于长期维持高价的原因,摊主说,今冬以来,菜价看起来是在不停地起起落落,实际上总体趋势都是在涨的,像2009年10月的时候大白菜平均零售价格在2元/公斤,现在即使是晴好天气的时候,大白菜也要3.6元/公斤。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第一,由冬季天气造成,今冬天气时好时坏,常有雨雪,蔬菜在冬季的生长期本来就长,六安市内对蔬菜的消费量又很大,供求存在些许差距,蔬菜紧俏,价格也自然而然地上涨了。第二,本地蔬菜上市量不足,如果碰到雨雪天气,菜农们就更加不愿意往城里来,部分菜农往往也抱着惜售心理。有的时候,摊主为了进到物美价廉的货,只好从外地调菜来。对于皋城内叶类菜价格一直居高的更深层次原因摊主则讳莫如深,不愿多说。

  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在本行业内,也有同行默契,同一个市场内大家定的价格基本上都是保持一致的,如果有谁打破了这种默契,那么他与其他同行的关系势必也比较僵化,以后做起生意来也不太容易,所以大家都甘愿一致保持相同的高价格水平。同时,在蔬菜批发方面也存在着某些大批发商进行市场定价现象,他们资金实力雄厚,货源也广,一般的小批发商难以同其竞争。(妙菡)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