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浙江象山:脱脂大黄鱼如何再续辉煌

2010/3/10 16:56:44 来源:网友

   不管是招待亲朋好友还是一家人小聚,象山人的餐桌上可不能没有海鲜。在蓬莱菜场做水产生意的张先生说:“现在老百姓兜里不差钱,海鲜生意也跟着‘芝麻开花节节高’。特别是每年春节期间,海鲜的销售量都会有所增加。”除了鲜活海鲜,超市里的各种海鲜加工产品也倍受青睐,脱脂大黄鱼就是海鲜加工食品中的一员。据悉,春节期间,全国首个脱脂大黄鱼品牌——“小岛人家”牌脱脂大黄鱼每天的销售额就增加了100%左右。但是,近几年,市场上的脱脂大黄鱼种类很多,品质参差不齐,与几年前的脱脂大黄鱼相比,“象山脱脂大黄鱼”已经被淹没在众多的产品之中。

       应运而生的脱脂大黄鱼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说起东海大黄鱼,不是海岛人说大话,每年阴历4-5月间,随着大黄鱼鱼汛期的到来,捕黄鱼的船便形成螺号阵阵、桅樯如林的壮观场面。捕上来的鱼么,也不是一担二担,而是一个大网头就能捕上一、二百担。据知情人说,当时在与日本交界的海域,宁波渔民捕剩下的大黄鱼就够日本的小渔船满载而归。

  但是,仅仅30余年时间,东海的大黄鱼似乎突然间从大海里蒸发了。现今,东海的野生大黄鱼,不要说一尾难求,就是千元一尾也难得。这样看来,前段时间,象山县一条3.25公斤重的野生大黄鱼拍出8.8万元的价格也就不足为奇了。东海的大黄鱼为啥失踪了?业内人士介绍说,随着渔船数量不断增加,人们捕捞大黄鱼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大黄鱼的鱼卵被破坏,繁殖能力下降,导致了大黄鱼数量的锐减。

  虽然野生大黄鱼产量锐减,但是大黄鱼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的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了解,野生大黄鱼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1996年,象山县从福建引进大黄鱼苗种,开始人工养殖大黄鱼。

      人工养殖初期,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养殖大黄鱼的价格直线上升,价格最高时达到了每公斤200元。在利益的驱动下,象山县兴起了大黄鱼养殖热,导致养殖大黄鱼的产量激增;另外,由于养殖大黄鱼长期使用冰冻小杂鱼作饲料,活动量少,使养殖大黄鱼脂肪含量过高,达43%左右,其口感差的缺陷也随之不断暴露。基于以上原因,养殖大黄鱼的市场价格急剧下跌,最低价格一度达到每公斤16元,低于成本价,大黄鱼大量积压,养殖户损失惨重。

  “现在养殖大黄鱼的销路这么差,能不能在养殖大黄鱼的加工上做点文章呢?”养殖户的期望使宁波金宏水产食品有限司总经理金国得到启发。金国了解到,养殖大黄鱼销售量锐减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养殖大黄鱼的脂肪含量比较高,影响了大黄鱼的口感。他想,如果为大黄鱼“脱脂”,使大黄鱼的口感、品质接近于野生大黄鱼,也许能为养殖大黄鱼重新打开销路。

  2001年,金宏水产与宁波市水产研究所、宁波大学联合对养殖大黄鱼开展加工攻关,应用微生物酶法对养殖大黄鱼进行脱脂、风干等深加工的技术,并开发出品质改良剂,使产品肉质紧密有弹性。经过一年半时间的试验,“金宏”公司率先在全国研制成功了脱脂大黄鱼,加工后的大黄鱼口味接近野生大黄鱼,色泽自然,脂肪含量20%。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