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食品安全法给“地沟油”挠痒痒

2010/3/23 18:08:47 来源:网友

  你每吃一顿饭,就有可能吃到地沟油炒出来的菜,想想都要恶心死。但依据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对食品造假、制毒者,仅仅是施以经济制裁,最严重者也不过是吊销许可证。经济制裁对造假制毒者毫无震慑力,吊销许可证更是没用,他可以换个地方继续开店。前有苏丹红,近有毒奶粉,现在又出来个地沟油,食品造假制毒实质上是谋财害命。而发达国家对食品造假制毒者不但要科以足以使其倾家荡产的巨额罚款,还要判以有期徒刑。再加上执法者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难怪有人说《食品安全法》犹如给造假制毒者挠痒痒。

  【内幕】

  你吃10顿饭,可能有1顿吃的是地沟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城市的下水道成了一些人发财致富的地方。他们每天从那里捞取大量暗淡浑浊、略呈红色的膏状物,仅仅经过一夜的过滤、加热、沉淀、分离,就能让这些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最终通过低价销售,重返人们的餐桌。这种被称作“地沟油”的三无产品,其主要成分仍然是甘油三酯,却又比真正的食用油多了许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

  “你一定也吃过地沟油。”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东平对记者这样说,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据他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按照比例,你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

  在一个注重食品安全的时代,理想的状态是,你下馆子,随手掏出一张试纸浸到菜里,过一会儿拿出来跟谱表比比,然后大叫:“掌柜的,换油!”但现实是,截至目前,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一种理想的检测和鉴别地沟油的手段。

  地沟油的黄曲霉素,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据了解,从餐饮业的餐厨垃圾中提炼1吨地沟油,成本仅300元左右。掏地沟油的人看似不起眼,实际上平均掏一桶油就能挣上七八十元。一个人通常每天能掏4桶,回收提炼之后,就算只按食用油市场价格的一半出售,每月也能赚1万多元,相当于高级白领的收入。

  而在中国数百个城市中,但凡有餐饮业的地方就有回收地沟油的。医学研究的成果显示,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如发育障碍、易患肠炎,并有肝、心和肾肿大以及脂肪肝等病变。而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之一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追踪】

  大酒店四五万卖泔水收购权

  作为业内人士,以餐厨废油为原料提取生物柴油的企业武汉艾瑞生物柴油有限公司负责人曾炜,向记者透露了更详细的餐厨废油回流餐桌的地下链条。

  餐厨废油回流餐桌主要通过两条途径,雇请农民工掏餐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即俗称的“地沟油”只是其中的一条途径。另外一条途径是由农民工每天定时到固定的餐馆回收泔水即宾馆酒楼含油脂的剩饭剩菜,再到上级收购方汇总加工,分离后一部分被用作城市周边养猪场的猪饲料,养殖对人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泔水猪,剩下的与地沟油一起被回收到黑作坊中。

  加工餐厨废油的黑作坊多半隐蔽在城乡接壤的养猪场周围,设备原始简单,一口锅,一个灶,步骤是撇出浮上来的油,再加入火碱等去臭、脱色、水洗、沉淀,这时的油黄亮黄亮且无异味;再与正宗的色拉油掺在一起,通过各种渠道销往城乡接合部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

  曾炜说:“不少餐饮店的餐厨废油的收购权都已经承包给专人,收购方和餐饮企业间建立比较稳定的购销关系,外人不得插足,每年按餐馆规模支付一定的费用几千元到两三万元数额不等,支付给一些大酒店的价格甚至到四五万元。”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