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美国2003年报告预测中国大旱 专家称不可全信(3)

2010/3/24 14:34:21 来源:腾讯网

    中国专家回应

    南方干旱的内容不能作为一种预测

    美国这一报告发表后,2004年初,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曾全文翻译了报告,气候中心刘洪滨博士当时就参与了报告的翻译和校对。

    记者上午采访了刘洪滨,刘洪滨回忆说,当时是看到英国媒体的相关报道,发现报告中有涉及我国国家安全方面的内容,于是国家气候中心组织翻译了这份报告,希望能给社会各界包括国内的气候学家提供一些相关信息。同时,还在有关部委的组织下,就报告中涉及的科学问题进行了研讨。

    “我们不能把这一报告中提到的关于南方干旱的内容作为一种预测,报告中所提到的有关我国降水分布型可能发生变化的内容,应该说是众多的基于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的预估结果之一。”刘洪滨说,对于预估结果,我们只能解释为是一种趋势性的结果,而非一种确定的对未来气候的预测。

    目前,国内外科学界还不具备完全准确预测未来长时间气候的能力,未来气候预测结果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应该客观看待此报告不可完全相信

    刘洪滨说,报告中所指的“南方”在概念上比较模糊,并非特指中国西南地区。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前几年也发生过干旱事件,而西南地区近50年存在着明显的干旱化趋势。

    实际上,报告利用了一种未来气候变化趋势预估结果,即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分布,将在2010年前后从现在的“南涝北旱”型转为“南旱北涝”型,进而推测南方降水减少,干旱事件频率增多,但从目前的实际观测数据来看,尚未显示出有明显的转变。

    “我们应该客观看待当时的那份报告。”刘洪滨说,报告中所涉及的内容,确实值得我们的科学家关注,但这份报告的两名作者并非专业的气候学家,我们不能完全相信报告的预测结果。

    刘洪滨也认为,报告的参考价值就在于启示国际国内的专业部门提高预报的技术和准确度,并将气候问题与国家安全问题联系起来,用科学服务国家的发展需求。

报告作者

    彼得·舒瓦茨:是GBN公司的创始人,是国际知名的战略家与未来学家。GBN公司2000年加入咨询管理公司——摩立特集团。摩立特公司专业从事基于现状的预测研究。其公司的专业的预言学家一直以来利用电脑模型来进行预测工作,比如到2050年中东将是什么样子。

    道格雷德:为政府以及其他的私人组织提供专业的战略计划、情景思维、网络以及复杂的管理服务已有20年的历史。他是一名公认的处理不确定性问题以及设计有效的程序化项目的专家。

本版/记者王燕李莎 舒瓦茨道格雷德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