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宫学斌:规模化生态化养殖有助于稳定猪肉价格

2010/3/26 11:05:33 来源:大河网

     近年来,猪肉价格的大幅波动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过于频繁和剧烈的价格变化既不利于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也对百姓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日前,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山东龙大集团董事长宫学斌表示,规模化生态化养殖有助于猪肉价格的稳定。

     相关研究表明,养猪难度高、风险大是导致猪肉价格频繁波动的重要原因,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有利于生猪市场稳定已经成为专家的共识。散养和小规模养猪,往往受市场供需影响巨大,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则会避免因供需失衡而引起的猪肉价格异常波动,但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2009年春天,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曾因水质污染而出现了“限猪令”、“禁猪令”,养猪农民损失惨重,养殖业遭遇“两难”困境。“很多农民富了,不再愿意养猪,这样一来,养猪的人少了……养猪造成的污染也很厉害(也是造成养猪难的一个原因)。”宫学斌这样向记者说。“我觉得推广‘生态养猪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据宫学斌介绍,“生态养猪”又称发酵床养猪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猪的排泄物,从而达到猪场废污的“零排放”。与传统养猪法相比,“生态养猪法”优势明显,既可以彻底解决养猪带来的环保难题,又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有效的保护农户养殖积极性,稳定生猪供给,继而达到稳定猪肉价格的目的。

     “这仅仅是‘生态养猪法’一个方面的好处。”宫学斌在两会的提案“关于大力推广‘生态养猪法’的建议”对“生态养猪法”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宫学斌用龙大集团两年多来采用“生态养猪法”的实践经验证明,与传统养猪法相比,“生态养猪法”优势明显:一是“零排放”彻底解决养猪环保难题。“生态养猪法”猪舍圈底填满干净的有机垫料,及时翻埋后,粪便、污水通过发酵有效分解,进而实现“零排放”,彻底解决了猪粪尿对水资源环境及农田的污染。第二,有效降低因烧荒带来的大气污染。长久以来,我国农村的粮食作物秸、杆都被废弃或焚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大气环境。如果重新利用作生态养猪垫料,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目前,龙大集团正积极研制开发以玉米秸、花生壳、豆秸、棉花秸等作垫料原料。第三,变废为宝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养猪法使用的垫料,经过2~3年充分发酵后,变成上好的有机肥,重新返回田间使用。目前,这种有机肥的市场价格约为1000元/吨。

     宫学斌还认为,目前推广“生态养猪法”还存在着一定困难:首先建设猪舍成本过高。即使只综合考虑垫料成本、自动饲喂系统成本等因素,采用“生态养猪法”的猪舍成本也在100元/头左右。其次菌种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以龙大为例,目前该集团自然养猪垫料的微生物菌种全部依靠进口,成本高,缺乏自主技术支持。最后垫料的原料来源有限。垫料中广泛使用的木渣、稻壳数量有限。宫学斌表示,相关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面密切配合,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植、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金融系统的支持协助“一个都不能少”,这也是他两会提案的动机和意义所在。

     宫学斌最后表示,去年两会他就提出推广“自然养猪法”(即生态养猪法)的建议,受到了农业部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实施“生态养猪法”利国利民,泽被后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民增收都有着重要意义,也是中国养殖业的绿色风向标。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