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财经报道 > 正文

高蒜价背后的蒜乡之惑(2)

2010/4/6 11:19:40 来源:大食品网

  “与我们相邻的印度、泰国、越南等国,劳动力成本也很低,如果我们价格很高,进口商就会转向这些国家。”曹梦辉说。

  其次,中国大蒜的出口遇到了不少贸易壁垒。“比如巴西对中国大蒜征收反倾销税,每吨480美元的从量税和36%的从价税,如果我们出口价格再高,就无法与其他大蒜出口国竞争了。”曹梦辉说。

  再次,农业部专家徐柏园在分析金乡大蒜购销队伍时指出,目前,金乡农民的购销组织,很多只是赚取一点手续费。很多农民本身,对现代营销知识、国际贸易规则、国内外市场调研,特别是国际市场的价位等,都知之甚少。

  大蒜深加工,为什么在国内是短板?技术、资本、市场开发等都欠缺

  不可否认的是,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要远高于初级产品。“大蒜在加工出口环节的毛利率通常为10%,但深加工的毛利率在30%—45%左右。”曹梦辉说。

  中国是世界大蒜主产地、主要出口地,但出口的产品却以低级产品为主,大蒜深加工一直是短板。

  曹梦辉说,中国出口的保鲜类大蒜有150万吨、腌渍类2万吨,这两类都是初级加工,脱水类15万吨、顶多只能算中度加工。700多家出口企业,只有三四家从事深加工产品出口。

  康宝莱的一瓶强力大蒜素(120片),售价188元,但大蒜素的提取在国内只有个别企业能完成。“400吨大蒜能提取一吨大蒜素,国内每年只生产50吨大蒜素,消耗2万吨大蒜而已,深加工没有规模,也是大蒜价格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谁都知道深加工赚钱,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在鱼台县农业局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薛保华办公室的墙上,贴着该县20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的名单,其中四家企业是做大蒜的。

  四企业中,目前鱼台县鸿远蒜粉厂因环保技术不达标停产了。另一家做出口的因前几年行情不好改做编织袋了,剩下的两家只是做收储冷藏的。

  金乡县商务局副书记周兆胜表示,金乡正与国家有关部委合作,争取在大蒜科技上有所突破。

  “做深加工,不是一句话的事,涉及到技术研发、资本投入、市场开发等各个环节。”曹梦辉说,“虽然发展深加工很难,但从长远看是大势所趋,这需要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进一步发掘。中国大蒜主要是鲜食,较为单一,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深加工产品才能打开市场。简单来说,以前拌凉菜要先买蒜后捣蒜,以后直接就能买蒜泥,这意味着分工的进一步细化。”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