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财经报道 > 正文

统计局调整CPI权重 居住食品一升一降

2010/4/8 14:02:57 来源:世华财讯

    统计局官员魏贵祥表示,CPI权重正在调整中,目前居住类占CPI的比重大约14.69%,调整后,居住类比重将上升,而占32%的食品类比重将进一步下降。

    据财经网4月8日报道,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魏贵祥表示,目前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权重正在调整中,目前已进入调查期,2011年将对外公布结果。

    魏贵祥是在4月7日国家统计局召开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形成机制”座谈会上作上述表示的,他说,目前居住类占CPI的比重大约14.69%,调整权重后,居住类比重将上升,而占32%的食品类比重将进一步下降。

    魏贵祥解释,住房类价格比重进一步增加,这意味着它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将逐步增加。而实际上食品类这些年一直在下降,30年来,几乎下降了一半。80年代以前,食品类权重大概在60%左右,现在已经降到3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支出比重会越来越小。

    目前中国CPI权重仍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居住类、教育类、医疗类等支出占比偏低;二是一些非义务教育项目收费调查不完善,比如说择校费、各种培训班补习班的收费等不能有效反映出来;三是医疗收费和药物价格调查不完善,对一些进口药品、新上市药品价格变化的反应不尽人意;四是没有编制真正反应老百姓日常生活消费价格走势的基本生活费价格指数(COLI)。

    来自统计局资料显示,现行的CPI编制方法实行以2005年为对比基期,2005至2010年这五年为一个权数周期,每年略作调整,以确保指数能准确地反映城乡居民的最新消费模式,同时也可以确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魏贵祥表示,在实际支出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个别年份要进行微调。比如,2008年物价上涨,居民的食品消费比重加大了,那么权重就稍微调整了一下。另外,近几年,住房在居民消费结构的比重不断增大。

    魏贵祥表示,中国基本形成了符合国际规范的价格统计方法、指数计算方法、调查商品目录、权数资料来源等一系列方法体系以及调查员的管理及数据质量监控体系。

    目前中国有3000多个调查员,定期对全国500多个市县的5万多个不同类型的市场、商店及服务网点进行实际成交价格的采集工作。

    《财经》记者从座谈会上获悉,由于住户调查的消费支出资料较为详尽,可以获得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因此,编制CPI权数的资料主要取自于城乡住户调查的居民消费支出数据,并辅之以典型调查和专家评估。由于各地区居民消费结构存在差异,因此权数也采用逐级计算的方式。

    目前,中国CPI统计中包括8大类商品,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和维修、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居住。根据抽样选出近13万户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习惯,在8大类中确定262个基本分类,并选出600种左右具体商品和服务,进行经常性的定期调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