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近期南方籼稻米市场上涨的主要原因

2010/4/14 15:55:10 来源:农产品加工信息网

    自3月中下旬以来,西南五省区旱情进一步加重,引发了南方籼稻米市场出现一波上涨行情,各地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涨幅在2-4/50公斤不等,特别是受特大旱情影响的局部地区,涨幅甚至超过10元/50公斤。

    近期南方籼稻米市场上涨的主要原因:

    一是旱情进一步加剧

    云南、贵州、广西等南方省区遭遇50年甚至百年一遇的旱情,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旱情已持续半年之久。特别是今春以来,上述地区几乎没有出现有效降雨,旱情进一步加重,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颁布的信息显示,截至3月30日统计,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 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而西南五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达9716万亩,占全国的84%,其中云贵两省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虽然西南地区不是水稻主产区,但受旱情影响,目前春耕春播无法正常进行,春耕无水,春播进度很慢,即使已春播,也很有可能因无水而不能栽插,特别是近期旱情对广西、广东等水稻次产区影响较大,因旱,早稻栽种将不能按计划完成,季节将明显推迟,据有关信息显示,在广西桂北产区的桂林市,截至4月1日,全市犁耙田面积66.1万亩,比去年同期少28.9%;整秧田面积10.1 万亩,比去年同期少4.7%;早稻种子浸播110万公斤,比去年同期少46.9%。虽然近日西南地区出现小到中雨,基本上解决了地上作物的用水,但由于长期干旱,但仍不能满足春耕春播,而且据天气预告,上述地区近期旱情仍有可能继续加重。在西南五省区旱情不断加重的同时,旱情又扩展到广东部分地区,广东、广西不仅是水稻产区,更是稻米主要销区,广西、广东的旱情对稻米市场价格的拉动作用较强。近期北方小麦产区回暖慢,小麦苗情同比较差,东北地区持续低温,旱情开始露出苗头,影响北方春耕春播。旱情的进一步扩大和加重,引发了近期稻米价格的持续上涨。

    二、心理预期影响、市场拉抬作用和供求矛盾短时趋于突出

    由于旱情的进一步加剧,局部地区出现口粮不足现象,市场预期早稻将减产,市场出现普遍看涨心理,由此产区农民惜售心态加重,销区进货增加,贸易商春节后存粮减少,采购力度加大,部分贸易商增存增购惜售,加之春节后民工返城,学校开学,市场需求增加,而此时,加工企业和贸易商春节后存量减少,开工采购需求短时加大,而产区存粮企业和农民稻谷存量减少,收购难度加大,货源供给偏紧,季节性的供求矛盾趋于突出,旱情又使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大,商家也趁此拉抬价格。

    三是北方粳稻米价格持续上涨的比价效应

    春节后至今,国内粳稻米价格持续上涨,据有关信息显示,今年以来,东北产区水稻和大米价格温和上扬。截止3月31日,吉林省水稻收购均价(单位:元/斤,下同)1.18,较年初的1.14涨 0.04,涨幅3.5%。全省大米出厂均价1.84,较年初的1.80涨0.04,涨幅2.2%。大米集贸市场均价1.96,较年初的1.85涨 0.11,涨幅5.9%。黑龙江佳木斯大米出厂价1.72,上涨0.06,涨幅3.6%;辽宁沈阳大米批发价1.90,上涨0.10,涨幅5.5%。江苏淮阴地区粳稻价格从1.22元/斤一路走高至现在的1.34元/斤,上涨幅度创近几年来新高,这一价格也是近几年来最高,粳米价格由去年同期的1.45元 /斤上涨至近期的1.8元/斤。销区北京大米批发价1.87,上涨0.09,涨幅5.1%。南方销区大米价格涨幅要高于北方产区,云南昆明东北圆粒大米批发价2.00左右,上涨0.20,涨幅11.1%。粳稻价格持续上涨,主要是国家调高稻谷最低收购价, 2010年粳稻最低收购价达到1.05元/斤,提价幅度达10.5%,从而拉大了粳稻与籼稻的价差,为粳稻价格的上涨提供有力支撑,形成粳稻近期价格较快上涨。其次是春节后正是北方粳稻产区收购季节,但天气影响影响,农民惜售心态较重,看涨心理预期提高,上市量不足收购需求,拉抬收购价格不断提升。再次是东北粳稻品质较好,在销区的销量不断扩大,需求增长迅速,供求矛盾开始显露。另外就是西南旱情的影响。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