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不要被商家的“低碳”噱头给忽悠了

2010/4/15 17:02:06 来源:南方网

  “低碳”这个当今颇为红火的流行词,你估计听得耳朵都快起茧了,而如今,我们也似乎已经迈入了一个极其“低碳”的世界,吃的穿的住的行的,都会有相应的低碳食品、低碳服装、低碳地产、低碳旅游等,令你惊诧于商家的环保意识和与时俱进的经营理念。但是,我们真的是太天真可爱了——

  据4月15日《法制日报》报道,自去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低碳”这个新名词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开始在中国的国民中“火爆”了起来。有专家指出,一些企业和商家不是从产品生产的细节入手,把“节能降耗”融入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实现降耗与升值同步,而是在产品说明上做手脚,以“低碳”来忽悠消费者,欺骗消费者,甚至以此来降低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商家以“低碳”为借口转嫁经营成本、以子虚乌有的“低碳”概念欺骗消费者,在“低碳”的意识流概念中,在环保的借口下,我们很无奈地发现,“低碳”这个词已经沦落为商家一个时髦的卖点和流行的噱头,因为还没有一个与时俱进的严格的行业标准和监管体系,所以,在时下,“低碳”成了商家“自说自话”的标准,有的甚至把原本不属于节能减排的商品都列入低碳范畴,利用消费者的鉴别能力欠缺进行忽悠。“低碳”是个筐,统统往里装!

  你去看房,可能地产商的那个项目在几年前建设开发时压根还不知道什么是“低碳”,可现在推销介绍起来,开口“低碳”闭口“低碳”,楼盘是“低碳楼盘”,看楼团是“低碳楼盘看楼团”,装修是低碳装修,总之,你面前的商品房,已经是“低碳”得再也不能“低碳”了,似乎你还不下决心买,就不是一个环保人士,就太落伍于这个时代了,当然,每平方米的售价,就肯定要比人家的普通商品房多个几百块。

  “低碳”渐欲迷人眼,忽悠才能利滚利?“低碳”成了一个大箩筐,折射出的是相关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和商家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和天然的狡诈本性。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所谓的低碳环保标准大都是厂家自己制定,并没有一个行业标准,导致消费者在选择时有很大的随机性和盲目性。是不是低碳食品,是不是低碳服装,是不是低碳地产,反正又吃不坏人、穿不坏人、住不坏人,相关部门乐得撒手不管,你误买假冒“低碳”产品,那是你自己没眼光,也就多花点冤枉钱么,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啥的,不急不急!而对于那些逐利的商家而言,这种混沌的状态是他们最希望和企盼的,“低碳”箩筐里的商品,即不毒又没变质,把你搞得眼花缭乱,这样的钱,白赚白不赚,什么消费者权益,什么商德商誉,都暂且放低身段了吧。

  细细想想,作为一个消费者,我们在生活中要遭遇的“陷阱”实在是一地鸡毛,“低碳”渐欲迷人眼,总比那些“毒奶粉”、“毒豇豆”、“毒韭菜”等含毒产品要安全得多吧,在监管部门还来不及管理之前,在行业标准还不见影子之前,我们也只能无奈地提醒自己,就别去赶时髦了,没有火眼金睛,我们就暂时先将就一下“高碳”生活吧。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