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教育厅7条措施指导旱区学校饮水安全

2010/4/16 13:57:01 来源:慧聪网

    日益蔓延的严重旱灾,导致我区部分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困难。为确保灾区师生饮水安全,防止出现水源性疾病传播等危害师生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自治区教育厅就加强干旱灾区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作提出7条措施。

    加强对学校供水设施的卫生管理。无论是饮用自来水,还是学校自备水源,都要加强对学校供水设施的卫生管理。一是要清理储水池或水井周边的生活污水、垃圾、粪便等污染源,严防供水水质受到污染。二是要加强安全防范措施,严防人为使供水水质受到污染。

    加强对学校供水水质的消毒。无论是饮用乡镇、村级自来水,还是饮用学校自备水源供水,对存在微生物指标超标的饮用水,均要采取措施对供水水质进行有效消毒,确保供水水质卫生安全。

    加强对缺水学校的饮水卫生安全管理。送水环节极易造成水质的二次污染。因此,要对校内用于盛装饮水的水池或水柜进行彻底清洗消毒,严防造成二次污染;其次要派专人对供水进行管理,防止饮水受人为污染。

    学校必须供应足量开水。在灾害期间学校尤其要保证提供足量的开水给学生饮用,严防学生因饮用生水导致相关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对学生加强饮水卫生和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倡喝开水或瓶(桶)装水,不喝生水,讲究个人卫生,以防止在旱灾期间发生相关传染性疾病爆发或流行。

    加强与卫生部门的联系,学校要在当地卫生部门的指导下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预防和控制介水性疾病在学校发生和流行。

    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在灾害期间,要随时注意并记录本班学生的出勤、健康状况。要明确校医或分管学生卫生保健工作的负责人为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人。

    自治区教育厅新闻发言人李清先称,我区农村学校饮水水质合格率仅30%,水质受微生物污染严重,存在较大卫生安全隐患,加上农村学生存在有饮用生水的习惯,一旦学校水源受到污染,极易造成肠道传染病疫情爆发,因此,必须切实把旱灾地区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学校饮水安全。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