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肉价连跌14周直逼蔬菜价(2)

2010/4/26 14:10:07 来源:农博网
    建言

    猪肉生产应有预警机制

    肉价像坐过山车一样反复,是市场经济供应关系导致的必然结果。那么,这种大涨或是大跌能否“温柔”一些?

    省社科院农经所所长邹进泰透露,农产品区别于其他产品的地方在于,它的生产与销售有时间差。以生猪为例,从生产到销售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而养殖企业与养殖户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在物价形势明显的时期,企业应该利用这段时间差调整生产,尽量保护农户的利益。而不是在猪源过剩的情况下,过度压低收购价。让农户赚不到钱,他们自然丧失了养殖的积极性,不再养猪。到了次年,企业无米下锅,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

    对养殖户自己而言,吃过价格的亏,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未雨绸缪,在价格低迷时期,做好来年的准备。

    与此同时,有专家建议,对于生猪存栏数、原料成本及肉价走向,相关部门可以建立一套详细的预警机制,以避免肉价大起大落。

    链接

    肉价直接牵动CPI神经

    回顾2008年的物价上涨,首先是猪肉提价,而后,食用油、粮食、食盐等食品紧跟而上。业内人士称之为生猪引发的“蝴蝶效应”,肉价牵动着CPI的走势。

    当前,生猪价格连续14周下跌,近日,食用油降价促销战依然激烈。中昌五升装玉米油,从59.9元降至49.9元;福达坊玉米花生调和油79.9元降至46.9元;鲁花5升装花生调和油从69.9元降至65.9元。如此看来,肉价下跌是否会起到拉低CPI指数,缓解通胀预期的作用?专家对此持不同意见,不过,众人不否认猪肉价格变动确实能带来一定的联动效应。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