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粮丰工程助力江西粮食“六连增”

2010/5/4 9:08:31 来源:大江网

    本报讯(记者黄颖)经受住自然灾害频发、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重重考验,去年我省水稻生产首次突破200亿公斤。至此,我省粮食生产实现“六连增”。稻米优质率超过80%,江西大米源源不断输往全国各地。江西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有的两个不间断调出粮食的省份之一。江西大米从数量优势到数量与质量兼优的转变,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功不可没。粮丰工程在赣实施6年,通过水稻超高产攻关,技术集成创新和示范,水稻单产纪录不断被刷新,比项目实施前累计增产粮食388.07万吨,增加经济效益60.38亿元,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粮食增产,潜力在科技,出路在科技。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这一目标,2004年,科技部、农业部等部委在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启动实施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西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省,立足长江中下游平原种植双季稻的生态特点,以可持续超高产为核心,开展了双季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科技攻关。粮丰工程启动以来,我省连续承担两个“五年计划”国家课题,由省农科院和江西农业大学等单位,联合部分粮食主产县共同实施。经过产学研及示范县的共同努力,在防早衰技术、控蘖技术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形成了适合长江流域的丰产高效技术体系。

  针对制约双季稻丰产高效的突出问题和技术瓶颈,“十五”期间,我省集成创新了适宜鄱阳湖平原高产区、吉泰盆地中低产区、赣西绿色大米3种不同类型水稻栽培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此基础上,“十一五”以来,继续开展了双季稻“三高一保”栽培、超高产标准栽培、防早衰和机插栽培等4项技术攻关研究,这些技术在50亩超高产试验田和1万亩核心区应用,连续4年使双季稻亩产分别超过1250公斤和1100公斤,较全省平均单产水平分别高出70%和50%。二期项目实施4年来,每年建成超高产试验田、核心试验区、技术示范区和技术辐射区1000多万亩,“一田三区”累计增产稻谷190.48万吨,增加经济效益30.49亿元,有效促进了我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适应绿色、健康的消费需求,我省积极开展水稻超高产育种攻关,改良水稻品质,积极培育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通过持续科研攻关,目前超级稻研究已获重要进展,全省有6个超级稻品种被确认国家超级稻。发挥江西良好的生态优势,项目还对绿色稻米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制定了双季稻绿色稻谷生产操作规程,加快水稻生产方式“绿色转轨”。目前,已在全省主要稻米产区得到普及和推广,有效解决了江西绿色稻米生产的技术难题,从源头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升了江西稻米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