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如何治理“天价蔬菜”怪象?

2010/5/6 8:50:34 来源:中国经济网
    安徽省各城市市民不得不承受每斤近3元的大白菜价格,与此相对应的是,合肥市家乐福超市特价白条猪肉仅售4.1元/斤,大白菜几乎卖到了肉价!(5月5日中国网)
   
    安徽大白菜价格上涨只是全国菜价上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全国许多地方都经历着新一轮的菜价上涨。农民日报5月4日报道称,3元以下的蔬菜甚至在有些城市消失。
   
    菜价持续上涨,无疑意味着生活成本和压力的增加,已然成为各地民众心头挥头不之的阴影。那么是哪些因素导致菜价持续上涨?菜价上涨的背后,到底谁是最终受益者?
   
    为了回应民众的抱怨,许多地方权威部门对于菜价上涨的解释都是将原因归于天灾。不是北方的倒春寒,就是东北的大雪、山东的大风,还有西南的大旱。似乎此轮菜价上涨根本就是自然因素导致的短暂现象。
   
    其实不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4月份的鲜菜价格比2007年同期上涨了13.6%,2009年4月份的鲜菜价格比2008年上涨了10.9%。看来,这几年,菜价是连年上涨。简单地将今年菜价上涨原因归结为天灾并不妥当。
   
    就在许多城市菜价大涨的时候,4月20日,中国经济时报报道了广西南宁市大白菜收购价一度跌至每斤不足0.1元,菜农损失惨重的新闻。这倒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对比,一边是不足0.1元的收购价,一边却是高达3元的“天价”出售价。看来菜价上涨背后并非简单的供应不足和天灾的问题,应有另外的原因。
   
    也有人认为,菜价上涨对于农民兄弟有好处,有利于增加菜农的收入。但从广西南宁市的例子来看,菜农并没有从此轮涨价中获得多少利益,反而损失惨重。看来,菜农并非此轮菜价上涨的最终受益者。
   
    由此可见,此轮菜价上涨的关键仍在于非市场因素,应采取措施以消除“乱涨”和“狂涨”怪象。具体地说,就是要采取措施降低蔬菜的过路费、运费,减少农贸市场管理费、摊位费,特别是要减少经营蔬菜的中间商环节,严厉打击中间商囤积居奇、人为炒作菜价等行为。
   
    “天价”蔬菜事关群众的“菜篮子”,事关民生。有关政府部门应当认真调研,并切实推出有效的治理措施,以规范蔬菜市场,以保障群众生活质量不下降。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