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金门贡糖续写两岸缘 大陆游客带动销量急增

2010/5/20 13:26: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金门5月20日电 题:金门贡糖续写两岸缘

  中新社记者 罗钦文 董会峰

  金门,前线战地的硝烟味远离,代之而起的是两岸人员双向往来、互动频繁的和平气息。伴随一拨又一拨陆客经此往返两岸,金门固有的道地特产更加声名远播。

  无论是传统的金门“三宝”,还是现在的金门“六宝”,都成了两岸游客金门游伴手礼的最佳选择。传统的金门“三宝”,是贡糖、钢刀、高粱酒;后来增加面线、一条根、牛肉干,“三宝”变成了“六宝”。其中,金门贡糖是到金门当然要买的“第一宝”。
 

  “陆客赴台游开放后,大陆游客来的多,带动贡糖销售量急剧增长至少50%。”看着挤满陈金福号贡糖店的游客品尝、选购贡糖,老板陈金福指着堆满店里的一箱箱打好包等待寄送出去的贡糖,满脸欣喜地告诉本社记者。

  不管是在陈金福号贡糖店还是在圣祖贡糖店,记者都看到进店买贡糖的游客络绎不绝,贡糖店生意兴隆。走进贡糖店,不仅可以品尝各种口味、各式品种的贡糖,还可亲眼目睹贡糖的现场手工制作。

  说到金门贡糖,就不能不提及金门贡糖的创始人,他就是陈金福的父亲陈世命。以前,金门是没有贡糖的;70多年前,福建漳州东山人陈世命将闽南贡糖制作手艺从厦门带到金门,创立了金门第一家贡糖店“名记贡糖”。从此,贡糖渐渐香飘金门,远近驰名,成为金门最知名的特产。

  陈世命的四子陈金福,也是金门“贡糖世家”——“名记贡糖”的第二代传人,20年来继承祖传手艺,以“人文、典故、美食、文化”为四大主题特色,着力打造“陈金福号贡糖”新品牌,将金门贡糖发扬光大。

  首创“现场定购,机场或码头提货”的顾客便利服务模式,让游客“轻松自在旅游,快乐满意购物”,带领金门特产业营销新风潮;首创金门贡糖现场制作流程开放式观光工厂,让消费者现场观看并免费品尝刚出炉的贡糖;研发最具金门战地形象的“创意贡糖”——子弹饼,形似子弹且有多种口味,让消费者吃了“子弹”之后还可将精心设计的子弹盒金属包装当作装饰品来摆设,开启创新金门特产的“新金门风”……陈金福号贡糖为金门贡糖注入了新创意和新活力。

  “我书读得不多,但很会做贡糖。做贡糖不是卖贡糖,而是卖贡糖的历史与文化,卖祖传的手工工艺,要永续经营。”从小接触贡糖制作的陈金福有着他独特的生意经。他用自己的姓名来打贡糖名号,自己做广告,连订货专线号码也包含着“送礼意思意思”的寓意;搜集整理金门民间传统贡糖食法,相继推出金门贡糖食谱简册、《贡糖新食法》,制作重达70公斤的世界最大古早味贡糖“目镜糖”。

  金门贡糖的两岸缘,不仅仅是过去金门贡糖源自闽南,还有现在的香飘海峡两岸。圣祖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经理杨尤闽说,“圣祖食品”已回到金门贡糖的发源地厦门,拓展金门贡糖的大陆商机。

  赶上金门观光业开放和两岸“三通”的商机,陈金福瞅着“客人太多了”,踌躇满志。2005年,他应邀参加两岸中秋节博饼活动,首创“小三通饼”,纪念其父1934年携贡糖手艺从厦门移居金门71周年和金厦航线开通4周年,并希望两岸未来“意通、情通、万事亨通”。他说,大陆市场很大,“厦门鼓浪屿的游客只要来十分之一,我的手就要做断了。”(完)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