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奶粉再吹涨价风业界质疑理由不充分

2010/6/4 8:51:01 来源:新华网

    上月初本报刚刚报道因洋奶粉价格上涨,妈妈们忙着海外“走粉”。最近,市场又传出消息,洋奶粉或开始发动今年第三波涨价潮。目前雅培奶粉涨价已成定局,厦门业内人士表示,其他洋品牌奶粉涨价时间表已排上日程。

  “换包装”成涨价理由

    昨日记者走访厦门多家卖场了解到,目前雅培奶粉价格已经普遍上涨10%。以雅培智多星为例,其在厦门市场的统一零售价上调为238元,上涨了30元。据家乐福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奶粉调价从5月下旬开始,目前四大洋奶粉品牌中,只有雅培完成了调价,但多美滋等其他洋奶粉也将跟进,估计调价幅度都在10%左右。

    “据说涨价的理由是研究经费的上调,但产品最突出的就是更新了包装。”另一家大卖场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上一波奶粉涨价潮中,惠氏奶粉就一度通过升级“新配方”新包装奶粉上市,而其价格比旧包装提高了5%。

    显然,“换包装”已经成为洋奶粉品牌此次涨价的通用理由。6月1日,新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生效,该规定要求婴儿奶粉须标注营养成分、生产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市场上随之刮起一股以“换包装”为由的涨价风。

  洋奶粉利润已达50%

    据了解,今年以来,奶粉零售终端刮起过三次比较大型的涨价风,每一次洋奶粉都站在“风口前沿”。今年初,澳优、美赞臣、雀巢等洋奶粉刮起第一波涨价风,涨幅在10%左右,涨价原因是进口原料奶粉价格上涨。3月,美赞臣等洋奶粉的第二波涨价风又起,这一波风延续到4月底。5月初,部分奶粉品牌开始借 “换包装”升级价格,雅培奶粉的提价则被业内视为第三波涨价的标志。

    对于奶粉屡传涨价消息,国内乳业专家王丁棉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际奶粉原料价格比去年年底下降了数千元,奶粉涨价与成本关系不大,主要是一种市场手段。目前洋奶粉市场平均利润为50%—100%。

    业内人士认为,奶粉原材料价格今年变化不大,奶粉包装在原材料成本里占比很小,“涨价风”实质是商家的炒作。业内人士还表示,洋奶粉确实有一定的成本上涨压力,但最重要的原因是,目前洋奶粉已经基本控制了中高端领域的话语权。自从发生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在婴幼儿奶粉的中高端品牌中,洋品牌占据了半壁以上的江山。有了话语权,当然就有了定价权,洋品牌“封锁”了中高端奶粉的定价权之后,不担心失去市场份额,自然就有了涨价的“底气”。(记者 李婷)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