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中国保健产业的发展面临的困难和趋势

2010/6/23 14:08:22 来源:慧聪网

    保健产业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定义和标准。从广义讲,保健产业是由药品、保健、医疗器械和医院诊所共同构成的,解决公众健康需求的产业;从狭义讲,美国保罗·皮尔泽《财产第五波》的定义:保健产业,是指事前对健康人们(没有疾病缠身)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让他们更健康、健美,并延缓老化现象或防患疾病于未然。这一界定很好地解释了保健产业的特点和目标,并将保健产业与医药产业和医疗区别开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科学性。

    中国养生保健和“药食同源”历史源远流长,但作为一种产业的出现是改革开放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这个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跌宕起伏,走过不平凡的道路。为了加强保健食品的管理,199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确立了保健食品的法律地位。在以后的10年中《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保健食品通用标准》、《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等规范文件相继出台,使保健食品的准入、生产、管理等各环节得到了规范。截至2008年我国已审批保健食品9613个,保健食品生产企业1600余家,年产值1000多亿。其发展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自发萌动期,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的保健品主要是以抗疲劳的人参补品类、蜂王浆、太阳神口服液、娃哈哈儿童营养液、昂立一号、振华851等产品,掀起保健品的消费浪潮,保健食品市场营业额达20亿左右。

    第二阶段为高速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保健产业进入第一个高速发阶段。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和商家有“中华鳖精”、“脑黄金”、“红桃K集团”、“三株口服液”等。全国保健食品的生产厂家从几十家增至3000多家,产品多达2.8万种,年产值从16亿多增至300亿以上。90年代前后,保健用品和保健服务行业逐步兴起,市场上出现各种健身器材,同时,行业服务内容、经营理念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形成了提供沐浴、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保健、养生等服务项目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项目。

    第三阶段为盘整期。1995~1998年,随着《食品卫生法》和《保健食品管办法》相继颁布,保健食品首次获得法律地位,国家对保健食品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产业结构重新调整。1995年下半年,卫生部对212种口服液进行抽查,合格率仅为30%。保健市场随即滑入低谷。保健企业由3000多家下滑到1000多家,产值规模也降至100多亿,其中60%是中小企业。

    第四阶段为新发展期。1998开始,保健企业走出低迷,又进入一个新一轮高速发展期。国家有关部门政策日臻完善,逐步淘汰那些技术含量低,质量差,市场营销手段缺乏的企业。从1998年开始,保健企业逐步走出低谷。到2000年保健生产企业恢复到3000家,产值超过500亿。企业的数量和年产值都达到历史最高点。

    中国保健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我国保健产业总的发展趋势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保健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据有关部门研究预测,由于居民消费结构中,保健消费的增长快于其他消费的增长速度,对保健业市场的需求将快速增长。二是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印发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0)》将促进保健产业的发展。三是传统养生理论为基础的保健产品市场份额将会明显增长。四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自己的企业发展模式。五是产品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市场细分更加明确。六是保健用品和保健服务业将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