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警惕夏粮减产增大通胀压力

2010/7/1 9:23:55 来源:网易

    《财经》记者自农业部了解到,今年夏粮收割工作已近尾声,预计今年夏粮总产将达12300多万吨,接近去年夏粮12335万吨的产量水平,未能实现增产(6月30日《财经》)。

    从绝对数比较,今年夏粮比去年减产35万吨。夏粮连续6年的增产态势首遭逆转,七年来首遭减产。今年中国自然灾害是建国60年来最严重的年份之一,干旱、洪涝、寒潮等恶劣天象频繁发生。今年夏粮生产面临最为严重的气候形势。小麦主产区遭遇20多年来首个“冷冬”,冬季全国平均气温创22年以来最低。开春后,大部分地区再次遭遇持续低温天气。这种恶劣天气给小麦生产带来了巨大困难,对提高产量造成巨大影响。按理说,在此气候条件下,能够取得与去年基本持平的夏粮产量实属不易。但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夏粮在连续六年取得增产情况下,后劲已经不足,瓶颈已经凸显,在育种、田间管理、农业现代化没有实质突破,基本还处在靠天吃饭的情况下,继续增加产量难度很大。

    值得思考的是,今年夏粮减产来的还真不是时候。在金融危机影响还未根本远去的情况下,在世界经济二次探底声音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在中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后劲已露隐患与通胀预期增大矛盾交织在一起时,夏粮出现减产对通胀的助推作用不可忽视。

    这么多年来,中国之所以有一个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与国家高度重视农业,重视农业生产是分不开的,与粮食连续多年增产使得经济社会根基稳固是分不开的。“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无粮不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意义更大。

    粮食的产业链非常之长,口粮、饲料和深加工,都与CPI计算权重有关,一旦粮食价格大幅上行,通胀就为期不远了。而从夏粮刚刚收割完毕、收购刚刚开始看,小麦收购价格已经开始大幅走高。据有关媒体报道,豫东和鲁西小麦主产区收购价格已经达到每斤1元,往年同期价格也不过0.91元。超过国家托市价,在往年是从没出现过的。再以小麦开始陆续上市的江苏省为例,从收购价格看,每斤比国家托市收购价格高0.08元左右,比去年提高0.11元左右,今年小麦收购价格高走已成定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还出现了农民惜售的现象,许多农民预期小麦价格还会走高。当然,收购企业纷纷叫苦不迭,国家最低保护价(托市价)成了摆设。

    客观地说,对于夏粮价格走高我们处于有喜有忧的矛盾之中。喜的是,粮食价格走高,种粮农民得到了实惠,增加了收入,从而能够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利于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解决了困扰我们多年的问题。忧的是,如果夏粮收购原始价格涨势过高,运输、仓储以及经销环节就会放大价格涨幅,大幅提高中间成本,进而使得口粮、饲料、食品、饭店以及酒类等粮食深加工产品出现一波大幅上涨行情。这肯定会大幅助推通胀。以前笔者说过,不必为蔬菜价格上行推高通胀担忧,而笔者确实不敢言不必为粮食价格上涨推高通胀担忧。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夏粮减产增大通胀压力的问题。严格加强价格管理,防止收购企业恶性竞争、哄抬价格,适度控制中间环节利润,做好国库储备夏粮平抑市场准备,千方百计保证占粮食产量比重最大的秋粮获得丰收,坚决打击借机炒作哄抬市场食品价格行为。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