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听!名医给咱讲“冬病夏治”(2)

2010/7/20 13:06:26 来源:山西新闻网

    【治疗提醒】

    有些患者担心夏天服温热的药会上火,其实不是这样的。火气是邪气,阳气是正气。只有阳气虚了,免疫力、抵抗力下降,才会上火。只有把体内的阳气扶起来,邪气才不会入侵体内,才不会上火。喝温热药的目的就是扶阳气,它是有助于下火的。

    穴位贴敷,治咳喘增强免疫力

    【发病原理】

    冬天,体内的寒气经过一年积累而发作,导致多种慢性呼吸疾病发作,加上人们常用“抗生素”治疗呼吸道疾病,导致机体脾虚生湿,肾阳虚损,易受风寒外侵,更易反复咳喘。

    【治疗方法】

    咳喘类疾病往往在冬天发作,在夏天得到缓解,根据中医“内病外治”、“春夏养阳”、“子午流注”等传统理论,借着夏天的气候条件,通过贴敷、拔罐等外治疗法来缓解病情,使患者体质全面好转,免疫力得到增强,以达到缓解病症的目的。一般,采用膏药穴位贴敷法,通过刺激穴位及药物的吸收代谢来达到治疗目的,对鼻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变异性咳嗽、反复感冒等冬季易复发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一般从入伏开始,每十天贴一次,3—4次一个疗程,连续贴三年。

    【治疗提醒】

    贴敷过程一般伴会有麻木、温热或者痒、疼痛,这是药物吸收时的正常反应。但如果皮肤有剧烈反应立即停止贴敷,并用清水冲洗贴敷处。贴敷过程中应慎食辛燥类食品,比如肉桂、花椒、大料、狗肉、羊肉、桂圆、荔枝等,慎食寒凉食物和肥甘滋腻食品。同时,不宜过量运动。

    以阳化阴借天地之气事半功倍

    中医讲求五运六气,就是天体和大气的升降,老天爷其实是最大的一服药。中医中,一年分为五季,除了日常所说的春、夏、秋、冬,还包括一个长夏(暑),就是三伏天。长夏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古语把长夏的太阳说为“蒸蒸之阳”,连地下的水汽都能蒸出来,其能量可想而知。冬病夏治更准确地说就是冬病暑治,正是借着这样一股力量,再施以药,把体内寒邪驱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报记者 陈力方 安晓奕 实习生 李少龙 戎骞

     详解冬病夏治

    【何谓冬病?】

    简单说,冬病就是在冬天易发的病,此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体质。通常有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症状,中医叫阳气不足,即自身热量不够,寒从内生。

   【何谓“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传统的治疗方法。

    【冬病夏治的原理】

    阳气由春天生,夏天长,秋天降,冬天藏。冬季阴气上升到达顶点,阳气往往不足,机体容易遭受寒邪侵犯,而一旦寒邪积久不散更伤阳气,就会导致内寒。伏天,由于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治疗一些冬病,能最大限度地驱风祛寒,祛除体内沉痼,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