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沈阳“南六”一些保健品、药品多数是“赝品”(2)

2010/7/26 11:11:21 来源:网友

  假冒药品正在流往省内各地

  记者走访时了解到,这里大部分商铺都以保健品、药品批发为主要经营方式。在宽不到10米的街巷两侧,停满了各式厢货车辆,其中不乏一些挂着铁岭、鞍山、营口等地牌照货车。一些生意好的店面里,营业员忙得顾不上擦汗,保健品和药品都被打包成箱,直接运货上车。

  在一家保健品批发部门口,一位来自营口的上货者一边忙着运货,一边向记者透露,这里的货很便宜,但需要在批发部办会员,“他们只对会员放货”,这里大多数批发经销商铺都使用“会员制”,并且“外地人来办会员很好办”。

  很多人表示,来这里买保健品、买药就是图便宜。记者先后走访十余家保健品、药品批发商铺,每家商铺的店员回答都是一致的:“卖的是批发价,所以便宜。 ”

  一家批发商铺店员称:“药品从厂家一直到药店里需要经过很多道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回扣,所以价高。我们这都是从厂家直接批发过来的,省去了很多环节,就便宜这里了。 ”

  随后,记者在随机走访的10余家批发商铺,每家店铺柜台里的商品都没有明码标价,记者可以讨价还价。一位店员误以为记者是来批货的,一下子从柜台里拿出5种商品,并称:“这种药我们这批发价8块,你回去至少可以卖15块,将近一半利呢!这种药很好卖,在医院至少20多块。 ”

  记者分别在十余家批发部内购买了十几种保健品、药品,发现其中一些产品包装盒上没有条形码,一些同名产品产地不一,不同名品却使用同一批准文号等等问题。

  监管部门:卖的大多是“赝品”

  为了进一步求证这些产品问题,记者先后3次来到监管部门进行咨询。在沈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事务大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咨询食品药品是真是假,可以拨打96111。记者拨打此号码后,与专门负责监督保健品类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来到其办公地点。

  一名男性工作人员根据记者提供的5种保健品、药品上显示的批准文号,在国家相关监管部门网站上进行查询,结果发现,其中一种保健品的批准文号与网站上显示的本品不相符,而一种保健用具也属于假冒仿制品。

  看着这些“赝品”,再看看网站上显示原商品图片,这名工作人员也感到惊讶:“表面看上去很像,仔细看是有区别的。但老百姓购买这些东西时,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是很难分辨真假的。 ”

  食品监督科和办公室两名女性工作人员对记者带来的产品进行验证后,将其中一种保健用品材料进行复印,并表示,将对这些产品的出处进行调查。并尽快将调查结果向记者反馈。

  两天后,沈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员给记者打来电话表示,根据记者提供的“赝品”,已经对涉及销售假冒商品的商铺进行查处,同时收缴大量假冒保健品。

  记者回访部分消费者时,很多不愿留下姓名的人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南六马路附近街巷就成为药品、保健品批发“集中营”,其中的商品“真真假假”早已成为行业“潜规则”,坑害不少消费者,“希望监管部门对这里进行彻底整治”。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