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青岛属碘缺乏病高发区 食盐含碘量拟减半(2)

2010/7/28 8:53:51 来源:青岛新闻网

    ■各方说法 医院专家—— 天天吃海鲜脖子粗

    “碘补少了会得大脖子病,可碘补多了脖子也会粗,这种病叫甲状腺结节,大量摄入含碘食品容易发病。”青岛阜外医院体检中心主任冯春宁介绍,在近两年的体检中,医院发现不少粗脖子的人患有甲状腺结节,有的甚至已经发展成为甲状腺肿瘤,需要及时做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冯主任表示,碘摄入过多也有可能患甲状腺肿大症、甲亢等病,需要医生检查才能确诊,这


些患者绝大多数都是“隐性盐”吃得太多,如膨化食品、咸鱼、酱油等,还有不少人则是吃海产品过多,导致体内碘含量偏高,最终导致甲状腺病变。“青岛是沿海城市,海产品的摄入量过多,尤其是天天吃海鲜的市民,因碘超标患病的不在少数。”冯春宁告诉记者,绝大多数人吃的盐都是碘盐,如果没有防范意识,再大量摄入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如海鲜、海带、紫菜等,很容易导致碘超标,建议爱吃海产品的市民可减少碘盐的摄入。 陈珂 市盐务局—— 碘盐要继续吃下去

    “青岛属于轻度碘缺乏地区,我们还要继续供应碘盐。”昨天,市盐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青岛靠海,但并不代表不缺碘,市疾病控制中心在2008年的调查显示,我市饮用水中碘含量较低,水碘平均含量为每升7.35微克,低于国家标准的每升10微克的最低限值。虽然一些海藻类食物的碘含量比较高,但也是有限的,不足以补充人体需求的碘含量,再者市民也不可能天天吃含碘量高的食物,所以靠吃海产品来补碘,效果并不能保证。自然环境缺碘的现状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居民平时应该补碘,而食用碘盐是市民补碘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对市民的身体健康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长期吃碘盐并不会造成碘超标。 陈勇 孙启孟

    市疾控中心—— 青岛缺碘居民不缺碘

    “青岛虽然靠海,但却是个碘缺乏地区,这是科学的测算方法决定的。”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是否是碘缺乏地区,需要检测饮用水中的碘含量,虽然海中有大量碘,但无法直接饮用和灌溉农作物,而淡水却无法满足人体正常的碘需要,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农作物,其中含碘量也很低。

    虽然青岛缺碘,但岛城居民却并不缺碘,这与多年食用碘盐和摄入大量海产品有关。疾控中心专家介绍,近两年我市完成了居民尿碘抽样检测,通过尿液中代谢碘的含量计算人体内总体碘含量,结果显示尿碘的含量处于卫生部多项标准的中位数,也就是说,青岛人总体上的碘营养水平比较理想,既不缺少碘也不多碘。 记者 陈珂

    ■新闻延伸 要买无碘盐先亮医学证明

    近日,市卫生局和盐务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加强无碘食盐管理,严格掌握适用人群,规定市民在购买无碘食盐前必须出具医学证明,严禁医疗单位出具虚假证明,以此规范无碘食盐的销售行为。据了解,我市为了满足特殊人群对无碘食盐的需求,在全市设置了447个无碘食盐零售网点,市民可以到相应单位买到无碘食盐,具体名单可登录早报报客(zbbk.qingdaonews.com)查询。记者 陈珂 实习生 孙巧燕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