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玉米进口:中国经济危机的警报?

2010/7/28 9:58:53 来源:网友

    “中国十年来首次从美国大量进口玉米,从美国采购的玉米数量比过去 15 年还要多”“中粮集团此次进口 6 万吨美国转基因玉米大米的数量,接近国内整个六月份玉米的进口量,并是 5 月份玉米进口量的十几倍。

    据悉,今年 7 到 9 月期间还将有超过 30 万吨美国玉米陆续从深圳蛇口港入境。 ”

    中国的咨询公司进而预测:“今年中国玉米产量可能达到1.51亿吨,而玉米消费量可能增至1.57亿吨。”其间缺口是600万吨。日本丸红经济研究所看得更远:“因中国饲料生产将转向更廉价的进口玉米,2015年玉米进口量可由本市场年度预估的约100万吨升至1,000万吨。”

    中国是粮食大国,过去10多年玉米在我国一直都是自给有余,但2010年怎么突然逆转了呢?据说,“玉米进口量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肉类、奶制品及肉禽产品消费增长,提振了中国玉米需求。此外,玉米需求也受到淀粉和其它玉米化学产品大幅增产的支持”。美国前美国农业部长,现谷物理事会***多尔(Tom Dorr)和嘉吉集团(Cargill)也异口同声:“中国经济增长迅猛,提高了居民收入,改善了饮食习惯。”“美国玉米出口前景光明”。

    如果大量进口玉米,仅仅是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那么,即便进口几千万吨,达到大豆的进口量,也无须大惊小怪。天朝不差钱,有几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进口1000万吨玉米,就如进口1000万亩良田,何乐而不为?

    但进口玉米的问题绝非如此简单,因为背后的问题更让人关切。

    (1)中国人的食品从此受制于人?中国是粮食大国,自从1990年以来,我国的谷物都是自给有余。在1992-2007的16年间,在世界市场上,我国仅有3年是净进口国。在这16年间,我国总净出口谷物近4500万吨,其中,玉米总净出口量为8400万吨。如果从此需要大量进口玉米,那么,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位,从此中国人的食品再不能自给自足了。更重要的是,玉米会不会走上大豆一样的不归路 - 国内产业没落,完全依赖进口?

    (2)玉米进口背后有什么阳谋?这之前,跨国粮商ABCD就不断在各地布局,建立各种玉米淀粉和玉米化学产品的加工厂,创造需求,而大豆进口井喷前也是如此 - 控制加工,并通过加工创造需求和搞垮国内大豆业。同时,瞬间变位,井喷爆发的进口,引发了芝加哥玉米期货价格一周飙升近20%。2008年全球玉米出口量约1亿吨,其中美国出口近6000万吨。如果中国从此沦为1000万吨的玉米进口国,芝加哥想不涨价都难。

    更重要的是,这是由粮食危机引发中国经济危机的警报。

    粮食危机是粮食价格危机

    虽然世界史上不泛有人类在大饥荒中丧生的记载,但从农业发展史和现存食品生产能力的角度来看,从农业生产的技术基础来看,我们这个世界并不存在食品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人类尚有60%的土地休闲或可开垦(全球的可耕地约77亿公顷,按2008年的人口计算人均1。14公顷,目前用于生产的耕地不到30亿公顷)。同时,近百年来农业生产的科技进步对粮食增长的贡献(单产增长),略高于人口增长率(2%左右)。因此,从世界的角度看,除了战争和自然灾害造成短期性的食品生产短缺而致的饥荒,近代史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所遭遇的饥饿问题,大多的是缺乏经济能力去获取食品造成的。

    然而,粮食价格危机却是让人惊心动魄的现实。2004 - 2008年间,尤其是2007-2008期间全球粮食价格井喷式暴涨,价格在几周,几个月中翻番,更加上因抢购粮食而致的社会骚乱,让人记忆犹新。从世界粮食市场相对稀薄(买家或/和卖家不多)的特征来看,市场价格偶尔出现暴涨暴跌,并不奇怪,但暴涨成为趋势,麻烦就大了。最近《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6月号)有篇文章,提出世界农产品市场近年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跨国粮商通过供给链日益加强对世界粮食市场的控制和垄断,二是粮食的金融化,不再只是食品,而且是投资(投机)品。事实上,2007-08年间,由于粮食价格暴涨,全球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人口净增2亿,但跨国粮食和美国各大投行却因贸易和交易粮食而获利100多亿美元。世界粮食市场的垄断和金融化,将迫使中国为其进口支付高价。2009年中国农业贸易逆差是180亿美元左右,但这个逆差主要是中国大豆进口高价造成的。如果按2002年的大豆价格算,2009年中国大豆进口“多付”了140亿美元。

    近些年来,跨国粮商,各大投行一直在光天化日之下布局控制和垄断中国的油料,食品,肉类,纤维的供给。一切都是按中国在WTO谈判所做的承诺进行的,在各地建设生产和加工设施,参与收购,送货上超市货架。要出GDP政绩的地方政府招商的热情,帮助跨国粮商,各大投行在天朝各地通行无阻。当食品从农场大门到超市货架都被几家公司控制,垄断的高价不可避免。垄断是公司获取利润最大化的最基本的,最简便的运作方式。再加有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兴风作浪,农业商品世界价格不暴涨都不行。因为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谁让你要买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从现在开始,农产品的高价将会是一个趋势。粮食价格危机已迫在眉睫,结果,中国的农业贸易逆差将进一步扩大。如果,中国玉米走上与大豆相似的不归之路,2015年中国农业贸易逆差就可能超过1000亿美元(玉米和大豆的价格在目前水平上翻一番,玉米进口2000万吨)。金融机构推高价格,跨国粮商垄断获利,这不就是金融掠夺吗?同时,中美的贸易逆差将就如此推平的吗?

    这不是危言耸听的传说。由于一些著名对冲基金唱衰中国,美国股市上不少资源类的和农业类的股票自去年底,一直走低。但几周前,大多这些公司的股票强力反弹,比如,孟山托(Monsanto)于7月7日创52周新低,44.6美元,比年内最高价87跌了近一半,但受中国进口玉米消息反弹,一路高歌,于7月23日报收58。4美元,涨了30%多。这表明唱衰中国经济不变,但从中国进口农产品赚大钱的预期光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