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专家提出渔业抗灾措施四要点

2010/7/30 12:06:24 来源:网友

    对于遭受洪涝灾害的渔业,水产专家建议,应及时实施渔业生产补救措施,加强基础设施修复,防止疫病流行,并抓好秋繁工作,尽力减少损失。

  湖北省农业厅水产专家介绍,洪涝灾害过后,首先应抓好渔业生产补救工作。存塘鱼少的池塘,进行清理后选择当年生长快、见效快的品种;存塘鱼较多的塘堰,按精养模式,采购常规养殖品种补放,在当年9月至11月进行3个月强化管理,达到年底出售商品鱼的目的;对于池埂全部溃决的池塘则排干水,经过生石灰、茶饼等消毒剂彻底消毒后,养殖秋繁苗种稀养速成,作好明年渔业生产的准备。

  其次,加强基础设施修复,抓紧整修塘埂;灾后鱼池与外界已通连的水体,要抓紧填塞,检查进排水口,确保安全;在池塘排涝后可使水位保证在2-2.5米。大水面水域要保证无外涝继续侵入,防止成鱼逆水逃逸,堤防低地方要加设拦网。

  另外,还需加强灾后防病措施,及时捞出死鱼,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造成病菌繁衍,疫病发生和流行;除水体采取正常的净化措施外,还要用漂白粉、强氯精等药物消毒水体,杀灭细菌,并使用硫酸铜等药全池泼洒,防止鱼类寄生虫病的发生。

  最后,切实抓好秋繁工作,尤其是加大大宗水产品和名特优品种的繁育力度,各级水产原良种场、苗种生产基地要加大苗种生产力度,争取多提供苗种、亲本,供各养殖生产单位使用,为明年的渔业生产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