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财经报道 > 正文

过剩经济无通胀 关注核心CPI(7)

2010/8/3 15:53: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五、下半年我国CPI和核心CPI预测

  2010年我国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年初以来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特别是5月和6月天气转暖,蔬菜和水果价格大幅下降,通胀压力得以明显减缓。下半年,随着经济下行,通胀压力会继续缓解,但仍面临较多的不确定因素,物价反弹随时都会出现,通胀仍是宏观调控的重点。

  (一)通胀压力二季度缓解

  蔬菜和水果价格大幅下跌,二季度通胀压力减缓。前4个月CPI不断上涨,食品价格上涨,特别是蔬菜和水果价格暴涨是主要原因。进入5月以来,天气转暖,5月鲜菜价格环比下降9.8%,鲜果同比涨幅由4月的16.4%回落到11.8%,6月份鲜菜价格比5月份环比下降了14.6%,鲜果价格环比下降了5.1%,通胀压力减缓。

  (二)影响通胀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从5月和6月分类物价趋势观察,蔬菜和水果价格出现大幅下降,但粮食、肉食及其制品、猪肉、水产品和调味品的价格都在上涨,其中猪肉价格涨幅较大,4月为-5.6%,5月为0.8%,6月为2.3%,肉禽及其制品也是这样,4月为-1.8%,5月为0.8%,6月为1.8%,相当程度上抵销了蔬菜和水果价格下跌的影响。下半年,影响物价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不少。

  1、猪肉价格存在不确定性

  由于猪粮比价自今年2月初以来持续6个月低于1:6的盈亏水平,粮食价格也在不断上涨,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均在下降,猪肉价格后期上涨的可能性很大。

  2、粮食价格持续上涨

  上半年,全国粮食批发价格上涨12.6%。因为城市化进展快,房地产业发展大量占用优质农田,农业基本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粮食价格有持续上涨的动力。

  3、资源税改革和能源价格上涨压力

  7月初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确定,将对西部地区的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税,由目前的“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这标志着我国资源税改革正式拉开了序幕。

  随着城市化快速进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增长很快,对价格上涨形成较大支持。从6月1日起,我国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提价幅度为24.9%,并扩大价格浮动幅度。另外,煤炭价格今年上半年也有不小的涨幅,发改委6月25日要求煤炭企业要遵循今年年度合同煤价,已涨价的煤炭企业要在6月底前退回,煤炭价格下半年有继续走高的可能。

  水、电、油、气、运等基础产品价格变化对物价的影响在理论上比较显著。据测算,我国居住项目价格每上涨1%,CPI上涨0.156%。2008年城镇居民“水电燃料及其他”支出占“居住”支出的63.2%。这就意味着,如果“水电燃料及其他”上涨10%,CPI将上涨1%,可见水、电、气等基础产品价格上涨对CPI影响是显著的。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