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合肥:菜价何时不看老天“脸色”?

2010/8/5 11:03:31 来源:新安晚报

    “苋菜2块多一斤,上海青5块5一斤,丝瓜2块5一斤……”合肥市民张大姐看着上午从超市买回家的蔬菜直喊贵:“天气越来越热,菜价也跟着涨。”

  事实上,张大姐对高温天的高菜价并不陌生。在她看来,每年7月份到9月份,菜价都会跟着气温飙涨。“据说是伏缺期气温高,不利于蔬菜生长。可是蔬菜供应和价格就一定要看天气的脸色吗?”张大姐对此有些疑惑。

  “主要是受天气的影响。”合肥市农业部门相关人士表示,合肥市场上的叶类菜主要由本地及周边供应。每年七、八月份是蔬菜换茬的时候,菜价有所上扬属于正常。不过今年更特殊,由于前期大范围暴雨天气持续,导致合肥8万亩露地菜基本绝收,同时也影响了伏缺菜的播种。这导致本地菜供应有点紧缺,从而带动合肥市场上菜价的波动。

  事实上,改变菜价涨跌受制于天气因素,维护菜价稳定,不仅是百姓关心的,也是相关部门及业内一直探讨的问题。合肥市农业部门相关人士介绍,今年4 月,合肥市共敲定3000多亩伏缺菜基地,此外还与舒城、庐江共建了550亩伏缺菜基地,这些蔬菜的供给对菜价起到了一定抑制作用。周谷堆批发市场相关人士介绍,今年,兰州高山无公害蔬菜基地打算与周谷堆各批发商签订直供合作意向,供应产量约定在30万吨,这是尝试与生产基地合作模式的一个开始。

  更多的业内人士则建议,在应急处理和其他调控手段保障市场供应之外,政府应该在建立稳定菜价的常态机制上进行探索。业内人士建议说,建立一个全省乃至全国范围的蔬菜价格信息发布平台十分重要,这让菜农、经销商能够及时、全面、准确了解蔬菜价格走势等市场信息,有助于市场供需平衡以及蔬菜价格稳定。也有业内人士建议说,政府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像建立粮油储备机制一样,由政府部门出资建立大型蔬菜储备基地,保证市民“菜篮子”价格稳定。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