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安徽省淡水产品加工发展势头良好

2010/8/5 14:43:00 来源:第一食品网

    近年来,安徽省水产品加工企业立足优势特色水产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托科技,开拓创新,水产品加工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加工能力稳步增长。2009年全省加工水产品达15万吨,较“十五”末翻一番。加工方式由传统的冷冻、腌制、风干等向机械化精深加工方向转变,加工原料覆盖优质淡水鱼、虾蟹、鮰鱼、鳜鱼、龟鳖、鳗鱼、珍珠等数十个品种,加工企业已形成环巢湖、沿江、沿淮等多个产业集群。全省现有市级以上水产龙头企业77家,其中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2家。涌现了“女山湖”、 “巢三珍”、“皖江”、“石臼湖”等一批畅销国内外的皖字号知名水产品牌。

  二、加工水平快速提升。水产品加工企业坚持产学研一体化,有效依托上海海洋大学、合肥工大食品学院、安农大和省农科院技术支撑,快速提升水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水产品加工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明光永言水产集团仅2009年就成功开发几十个河蟹精细分割产品与鲢鳙鱼糜加工技术,产品畅销国内外;其中鲢鳙鱼糜加工技术是国内淡水产品加工上的重大突破。全省现有省级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通过欧盟出口注册许可的4家、美国8家、日本3家、韩国3家。

  三、加工效益日趋显现。一是产业化牵动效益明显。全省水产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建基地、连市场,共带动农户50万户,促进水产品市场流通服务业,2009年全省水产品加工流通业产值达90多亿元,加快了现代渔业的产业化经营。二是出口创汇效益明显。全省现有水产品加工企业60%以上是按照出口企业要求进行加工与管理,建立出口养殖备案基地,出口创汇能力不断提升,出口品种已达数十个,出口地区已拓展到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中东以及非洲等地。今年新投产的霍山县华林食品公司,年加工烤鳗2000吨,年出口创汇能力达2000万美元,有力带动皖西山区鳗鱼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社会效益明显。水产品加工业发展有效提升了产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满足市场需求。2009年全省渔业经济总值达345亿元,涌现出一批农民渔业收入超千元的专业示范乡村,并成为皖江城市带承接渔业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