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粮食会怎样危机

2010/8/9 9:15:00 来源:凤凰网

    即便小麦价格在过去一个月里上涨了六成,但价格的上涨不会是粮食危机“最危机”的表现。“最危机”之处,在于供给约束,在于“可获得性”。就像俄罗斯近日宣称的那样,因为某些原因,小麦需要“禁止出口”。

    这让人不禁想起2008年的全球粮食危机。当时部分国家甚至因粮食供给问题出现小规模骚乱。当时阿根廷、哈萨克斯坦等全球粮食出口大国发布了出口禁令,越南、泰国、乌克兰等出口国则大幅下调出口规模或大幅提高出口关税。

    近日全球粮食价格,以小麦、玉米、棉花、糖类等上涨为代表,稻米、大豆等并未表现出强劲上涨态势。但观察粮食供给的潜在危机,应该放大到以下维度中。

第一,粮食供给可获得性评估。

    目前影响国际粮食供给可获得性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粮食出口国自身产量下降或需求上升,会减少出口配额或者禁止出口;二是因某种外交关系,“粮食禁运”等会成为国家之间博弈的手段。

    第二,粮食出口市场集中度愈发提高。

    目前全球小麦出口市场集中度还不高,前三大出口国累计占比并不高,但是全球玉米、大豆等产品的出口集中度却非常高。集中度之高让人非常容易想起一个词语——垄断。而垄断方拥有定价优势。

    第三,警惕“粮食欧佩克”会对需求方产生的影响。

    由于人口和国土规模等原因,中国、日本等注定将长期成为全球粮食市场的需方。而以北美、南美各国为代表,全球粮食供方的格局也非常清晰。

    目前全球能源资源的“欧佩克模式化”非常清晰。大致有两个模式:一是国家欧佩克,以石油为代表;二是公司欧佩克模式,以铁矿石为代表,几家大型铁矿石供给公司垄断供给之后,就可以主动推动价格提高。

    以目前全球粮食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几大粮食巨头的发展来看,国家欧佩克和公司欧佩克结合的模式正在形成。

    2009年,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所长布劳恩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就曾提到,要筹建一个全球“粮食组织”,囊括主要的粮食生产大国、粮食出口大国,并有一个秘书处充当“全球粮食中央银行”。而且,布劳恩明确表示,这不是建议,而是已经在执行了,G8+5峰会已经认同这是一个有意思并且有益的提议,并且交给他所在的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做这件事。

    第四,当心发达国家财政危机推高全球粮食价格。

    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财政每年支付巨额的农业补贴。在美国、欧元区、英国、日本等几乎所有发达经济体都进入主权债务高压区间之下,巨额农业补贴有可能会被减少甚至大幅减少。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价格上涨以及农产品[17.90 2.87%]供给减少。比如希腊债务危机之下,启动的财政紧缩计划之中就包含减少农业补贴。

    我们必须要评估,如果美国大幅减少农业补贴,农产品价格会涨到哪里去?

    第五,农产品正越发成为投机资本追逐的对象。

    在越来越多的货币面前,实实在在的物品总是让人更踏实。这也是为什么全球商品市场整体是一个多方市场。一个区别在于,以石油、铁矿石、黄金等为代表的能源资源多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更具备稀缺性,而粮食农产品是可再生的,光合作用可以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粮食。

    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人口规模增长、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以及全球淡水资源日趋紧张,全球农产品供给格局的质变正在到来。供给格局的变化意味着经济学意义上的“稀缺”,而“稀缺”就会引致投资、投机。

    以上五个维度,是从全球粮食供给格局探索粮食未来的体系性变化。

    对于中国来说,表面看来,中国粮食对外依存度不到10%,但实际上,综合来看依存度接近30%。根据西南财经大学能源经济研究所教授刘建生测算,由于中国大豆与植物油进口数量相当于约5000万吨大豆,中国大豆目前的亩产量约为100公斤/亩,不到粮食亩产量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1公斤大豆相当于3公斤粮食,进口5000万吨大豆相当于进口1.5亿吨粮食,这接近中国粮食产量的30%。这个粮食进口数量已占全球粮食贸易量的近40%。

    如果考虑糖、棉、纸的进口,中国的广义粮食(植物能源)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30%,也就是说,实际需用耕地缺口已超过30%。考虑到未来粮食消费水准还将提高10%左右,人口还将增加10%左右,加上未来的肉质需求提高、城市化及土地退化等各种因素,粮食或广义植物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将达40%~50%左右,土地缺口也将达40%~50%。

    更好地评估中国粮食缺口,更好地评估全球粮食供给“产能”,更好地评估可能会有的格局性变化,是摆在粮食问题面前的清晰逻辑。当前小麦价格的飙升,应该只是这种“粮安天下”讨论的开始。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