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天气加剧通胀预期 豆粕易涨难跌

2010/8/9 14:30:18 来源:中华油脂网

    豆粕近一个月来在农产品期货中表现非常抢眼,自5月份大跌以来,最先触底反弹的便是豆粕,6月11日,当时的豆粕主力1101合约在创下了本轮下跌的新低2748后展开了强势反弹,而豆油期货则在将近晚了一个月的7月5日才展开反弹。截止8月6日收盘,大豆、豆粕、豆油指数在这一个月的涨幅分别为4.67%,7.63%、10.08%,根据这种比价关系,在期货市场做大豆提油套利将有利可图,套利资金的进入或将维持豆粕期价处于高位。而现货方面,豆粕价格也呈现了同步回升的局面,一个月以来全国主要城市均价从2850上涨到3250元,比期货涨幅更大。

    美豆期价突破1000美分,进口大豆成本抬升坚挺豆粕价格

    受全球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加拿大菜籽严重减产导致ICE的油菜籽期价在6月份大幅飙升,近期俄罗斯严重旱情及国际供应形势紧张推动小麦价格一路飙升,尽管截止目前美豆产区天气仍属正常,但其他农产品的暴涨对近期玉米、大豆上涨构成溢出支撑。美豆在7月底突破1000美分,并稳步攀升,使我国到港的进口大豆成本总体有所抬升,目前业内对于8月份的国内豆粕现货行情普遍较为乐观,加上畜禽养殖饲料消费向好趋势,仍将成为沿海大豆油厂积极挺价豆粕的支撑因素。由于豆油豆粕价格的回升,目前油厂的压榨利润已经有很大改观,按江苏地区进口大豆价格目前价格3600元/吨、豆粕3250元/吨及豆油7650元/吨计算,目前油厂已有超过200元/吨的压榨利润,对于油厂来说,现阶段普遍都有大量未执行而合同,其中江苏地区多数油厂合同已经售至8月底,因而厂家方面积极挺价心态仍将持续。

    养殖业持续恢复,饲料企业采购意愿增强

    目前,猪肉和鸡肉价格持续上涨,7月6日毛猪价格为11元/公斤,8月6日毛猪价格则为13元/公斤,一个月以来有了明显增长,养殖业终端消费需求较前期将有继续回暖趋势,目前养殖户的盈利水平是200元/头,较为可观,补栏意愿增加,而七、八月份补栏的生猪,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蛋白含量较高的豆粕来饲养,因此夏季对于豆粕消费而言将会产生一定幅度的增加。 由于九、十月的传统节日中秋和国庆是禽肉消费高峰,目前正是补栏时机,因此养殖企业在近期仍有较强的补栏需求。

    国家陆续出台政策,调控形势仍很严峻

    尽管上半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对农产品价格的调控重拳频出,但曾经疯狂一时的大蒜、绿豆价格在短暂下跌后开始卷土重来,最近生姜价格又出现大涨。下半年影响农产品价格走向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将是天气,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天气灾害,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仍有可能快速上扬。在某种程度上,未来的调控政策正是要与“不确定”的天气做斗争。

    正如七月份以来我国各地的洪涝灾害频发,导致灾区物资供应出现紧张,也推助了价格的上涨。商务部日前下发通知称,各地要重点加强粮、油、肉、蛋、菜及柴油、汽油等重要商品市场监测和预测预警,做好方便食品、饮用水等重要救灾物资产销衔接。据了解,四川省入储猪肉10000吨,粮食2534吨,食用油1896吨。湖北省落实鸡蛋储备1300吨,蔬菜储备2000吨,豆制品储备1300吨,食用油储备6000吨。吉林省落实猪肉储备8500吨,安排储备应急资金1000万元。在目前的情况下,国家尚可以动用储备来平易市场价格,降低通胀预期,但天气灾害的恶劣性无疑加大了调控的难度,使得豆粕等农产品走势仍面临着很大不确定性,易涨难跌。

    大豆港口库存有所回落,豆粕供应仍保持充足

    近期,大豆港口库存已经从7月下旬的660万吨高位下降到630万吨,这主要得益于大豆港口每日消耗水平较前期有了明显增加,六月份时大豆港口每日消耗平均为13万吨,七月份上升至每日15万吨,而进入八月则上升至17万吨以上。油厂近期在压榨利润可观的情况下,一方面增加开工率,加大供应,以快速回笼资金。另一方面增加在期货市场上的卖出保值,锁定利润。目前,避险资金和投机资金的进入推升豆粕期货的总持仓已经接近150万手的高位。伴随着期价和持仓的上升,高位的风险也在加大。

    综上所述,在通胀预期的大背景下,豆粕近期的快速拉升有多方面原因促成,一方面既有全球恶劣天气因素造成其他相关农产品减产,又有其本身下游养殖业恢复带来的需求回暖,就目前看豆粕期价已处于短期反弹高位,或有回调需要,但由于即将进入中美大豆生长的关键灌浆期,天气的不确定性仍将不断来袭,国家的调控任务仍很艰巨,因此豆粕期价在三季度如有回调将是良好买入时机。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