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中国从越南进口60万吨大米 粮食市场不容乐观

2010/8/13 9:38:41 来源:搜狐网

    外电发自越南的一则报道引发国际粮食市场的巨大关注,原因是越南粮食协会称中国从越南进口60万吨大米以弥补国内不足,这一进口量相当于我国上半年大米进口量的3倍(昨日《广州日报》)。

  粮食进口,或本国粮源短缺,或虽有粮食而价格偏高,进口是“就低不就高”。但无论哪一“或”,都说明粮食市场出了问题。在此,我认为,既怕粮食进口,更怕耕地少有。

  中国的人口为“世界之最”,中国的粮食一旦出现大量短缺,这是任何国家也难以帮得了忙的。特别是某个超级大国“冷战思维”不改,正在战略上对我实行“包围之势”,一旦相关国家联合起来对我国“以粮食为武器”实行遏制,那是相当可怕的。

  当然,“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调剂粮食余缺的主动权应该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这种“掌握”,除了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之外,“大前提”是要“有耕地可种粮”。

  现在的问题,我国的耕地总面积不仅是“越来越少”,简直是“锐减”。宏观上看,大片大片原本“种稻种麦”的良田变成了“住宅小区”。这其间,撇开大片的荒岗地不用,却毁掉大片的农田搞工业开发、商品房开发。微观上看,中国的人均耕地本来就不足世界的四分之一,但那些有钱的人家,要么住别墅,要么拥有多套豪宅,户均占地“数百平方米”。可以肯定地说,照此下去,子孙的“饭碗”会“越来越小,越来越少”。

  “人是铁,饭是钢”。住房面积可以小一些,私家车库可以少一些,但耕地面积一旦短缺,不仅是国内粮价大涨而影响社会的稳定,更是粮食大量依赖进口,将被别人卡住脖子,想想这些真有些后怕!

  亡羊补牢。我们在保护耕地上已经大手大脚而“丢了不少羊”,现在如果不来个“执法必严”,不来个“精打细算”,若干年后因缺少耕地而闹粮荒,我们将“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子孙”。(倪黄村)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