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购买土猪肉小心被忽悠 专家支招鉴别方法

2010/8/16 10:34:32 来源:九江新闻网

  土猪肉早已成为稀罕物,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上各家肉贩都说自己所售猪肉为土猪肉,市民想购买土猪肉,怎样才不至于被忽悠呢?
  肉贩:我卖的都是土猪肉

  近日,记者走访了三里街、塔岭北路等地多家卖肉店铺,对市场所售的猪肉进行了解。当记者问到所售猪肉是否为土猪肉时,肉贩们十分爽快地回答“是”,并热情地介绍土猪肉的特点。他们表示,土猪肉更加肥,皮更厚,色泽十分鲜亮,口感也更好。三里街一家菜场的肉贩还以案桌上的两块猪肉为例,详细地向记者讲解土猪肉与“洋猪肉”的不同之处,但两者的价格却相同,都为19元/公斤。

  塔岭北路一些肉贩也坚称自己所售猪肉为正宗土猪肉,是每天早晨从乡下运过来的。何谓土猪肉?经营者的解释是:采用五谷杂粮、青草蔬菜自然喂养,不添加催生饲料,不喂瘦肉精,生长周期为10到12个月,而普通猪只养五六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宰杀上市。因此,相比普通猪肉,土猪肉吃起来香味浓、有嚼头。

  消费者:现在几乎买不到土猪肉

  对于市场上的土猪肉,消费者却另有说法。市民汪女士说:“现在土猪肉已经十分少见了,即使农村中用糠、青菜喂养的猪,它们的品种其实也是洋猪,更难说市场上卖的猪了。”

  在卖肉店铺现场买肉的几位女士也表示,现在菜场上几乎买不到土猪肉了。

  专家:商家在混淆概念

  据市畜牧兽医局邓副局长说,所谓土猪肉只是市民的一种通俗说法,土猪肉所呈现出的口感好等特性也只是一种感性认识,目前还没法用数据、指标等因素来给土猪养殖制定行业标准。真正意义上的九江本地土猪只有两个品种,一个是星子滨湖黑猪,一个是修水杭猪,本地品种的土猪因生长速度慢,养殖成本高,不太适合大规模养殖。现在一般养殖场养殖的都是外来品种——三元杂交猪,这种猪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养殖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养殖,市场上销售的猪肉大多是三元杂交猪的猪肉,本地土猪的猪肉比较少。土猪肉之所以好吃,是因为土猪一般是本地品种,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生长缓慢,这种猪的瘦肉率不高,由于生长周期长,其瘦肉内脂肪沉积较多,肌肉比较细密,吃起来感觉味美。

  邓副局长认为,虽然土猪肉和瘦肉型猪肉在口感上差别较大,可这两种猪肉在营养上并没有明显差别。

  提醒:鉴别土猪肉真假有四招

  如何鉴别土猪肉和普通猪肉?邓副局长说,土猪宰杀后其猪皮白中发青,瘦肉肉质比较细且颜色呈鲜红色,而瘦肉型猪的瘦肉颜色较浅;从肥瘦比例看,土猪的肥膘(皮层下的脂肪)较厚,大约有三四指厚,肥肉所占的比例比瘦肉型猪高,而瘦肉型猪的肥肉则较少;用手摸,土猪的瘦肉摸起来弹性好,而瘦肉型猪的瘦肉弹性略差,背膘摸起来较软;土猪肉吃起来有自然肉香味,有嚼头,而普通猪肉则没有这个特点。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