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云南:野生菌以成为菌农的信心动力

2010/8/16 17:05:06 来源:网友

  云南省是我国野生食用菌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多年来,野生食用菌已成为云南的一张名片。虽然今年百年一遇的大旱让云南省的野生食用菌大幅减产,但全省做强品牌的信心不减。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云南省大力推动食用菌作为产业化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

  干旱导致野生菌大幅减产

  楚雄州南华县是被中国烹饪协会正式授予“中国野生菌美食县”称号的县城,是云南省内最大的野生食用菌交易市场之一。8月9日,第七届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在这里开幕。南华县境内野生食用菌资源丰富,野生菌品种多达200余种,占全国野生菌品种的33%,年产野生食用菌约3000吨,产值超过1亿元,适宜野生食用菌生长区域达170余万亩,世界四大名菌(松茸、块菌、牛肝菌、鸡油菌)均有分布。

  2009年至2010年上半年云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造成农业大幅减产,对全省范围内的野生菌生长的打击堪称致命,包括南华县在内的野生菌,较之往年,都无一例外陷入了大幅减产的困境。

  南华县林业局张局长介绍说:“降雨量少,林地湿度低是造成今年南华县境内野生菌减产的主要原因。如果雨水丰沛,野生菌从每年5月入夏就开始生长,7至8月产量达到高峰,10月仍然有菌上市。今年因为降雨量偏少,直到7月份菌子才陆续露头。干旱天气直接影响了野生菌数量。

  而省内其他一些野生菌产地,同样受到了干旱天气影响,如易门、宜良等地,野生菌都明显减产。易门县副县长徐卫明介绍,今年因百年不遇的干旱,菌产量同比明显减少,只有往年产量的四分之一。量少价高,易门的菌子在市场上价格平均涨幅达70%至100%。而盛产干巴菌的宜良县狗街镇因为受干旱天气影响,干巴菌最贵的时候一度卖到600元一公斤。

  野生菌成为农民增收亮点

  虽然受到干旱影响,但全省范围内的野生菌发展前景仍呈现出一片良好态势。由于食用菌的产值是种植粮食作物的10倍,农民种植和采摘野生食用菌出售,带动了交通不便的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省内一些野生食用菌资源丰富的地方,以野生食用菌餐饮文化为切入口,积极打造集鲜菇餐饮、观光旅游、交易、购物、技术研发、技术培训为一体的大型综合贸易区,在全国、全省都树立起野生菌的知名品牌。

  以楚雄州南华县为例,2009年南华县五街镇野生食用菌产值达2400万元,因野生食用菌带来的年人均收入1400元。南华县一度成为西南较大的野生菌聚散交易地之一,带动了一批以经营野生菌为主的企业的快速发展。在野生食用菌上市季节,全县有10余万人参与野生菌的管理、采集、经营活动,是除烤烟、农作物外投入人员最多的一项生产活动,野生菌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除此之外,依托野生菌发展壮大的“南华咪依噜风情谷”创造的经济价值也不容小视,这个有着“云南彝族风情走廊”之称的风情谷主要由农家乐构成。在政府的扶持下,将旅游和美食结合起来,着力打造“吃生态”、“吃健康”、“吃文化”的南华品牌,创造了以农家菜、野生食用菌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菌园乡风文明示范带。

  人们到了南华不仅可以吃上地道的野生菌美食,还能围绕野生菌拓展多种娱乐项目。南华县期望由此进一步做大野生菌产业,打响“野生菌王国”品牌,通过大项目的实施,争取把野生食用菌产业建设成为南华县经济发展的重点支柱产业。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就目前云南食用野生菌发展状况来看,整体产业化发展符合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绿色经济大省的要求,野生食用菌已成为建设“绿色大省”和“经济强省”的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将成为宣传云南的一项重要载体。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