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专家称我国目前奶业现状拖累乳业品质标准(4)

2010/8/17 10:17:17 来源:腾讯网

    近几年,国内企业选用进口奶粉数量逐年增加,经销商告诉记者,虽然进口奶粉在价钱上高于国产奶粉,但是其优良的品质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乳制品企业,选择其作为加工原料。

  经销商:第一个三聚氰胺的影响,对国产的不放心,第二个国产奶源的不均一,不均衡,有可能有的奶好有的奶不好,拼到一块的话,奶的品质控制上,不如国外控制的好。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以后,众多外国品牌奶粉趁机大举进入国内市场,仅2009年我国奶粉进口量同比增幅50%左右。有数据显示,洋奶粉市场份额由2008年初的70%上升到目前的约85%左右。

  经销商:总体来说在逐年增长,08年以后三聚氰胺,之后增长明显,对全脂奶粉的需求,比较大,今年4月涨幅比较大。

  记者:之前是多少钱?

  经销商:之前3000多美金。

  记者:那涨了之后呢?

  经销商:涨完以后最高达到4100多美金。

  天津海关和深圳海关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月进口奶粉均价12个月来首次突破3000美元关口,达到3060美元/吨,增长25.4%。3月进口奶粉均价达到3484美元/吨。5月进口均价达到3365美元/吨。而今天1-5月进口乳制品价格增速达到70%。

  乳品研究专家 魏荣禄

  魏荣禄:过去是一万多一吨,现在是两万多甚至是三万多了。

  魏荣禄告诉记者,中国的乳品行业实际上正发生着一个让他非常忧心的变化。我们国家的奶业发展水平低,养殖户利润微薄甚至不挣钱。而在新西兰等很多国家,对乳品行业进行补贴政策,导致进口原料奶粉价格比国内同类产品的生产成本价每吨要低7000元。早在2006年,进口奶粉就以质优价低的优势开始抢占国内高端奶粉市场。

  乳品研究专家 魏荣禄

  魏荣禄:购买国外奶粉比较多,因为一个是它相对的,质量好一点,价格便宜,所以数量就多一些。

  魏荣禄告诉记者,目前,发达国家的乳品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而我国具有庞大的人口规模,乳品市场潜力很大,所以一些发达国家的乳业跨国公司,早已将开拓中国市场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除了奶粉这一传统的优势项目,外资还把触角伸到了液态奶领域。日本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之一朝日啤酒宣布进军中国液态奶市场。目前北京、上海、青岛三地已有朝日绿源牛奶销售,价格是普通牛奶的1.5至2倍。而有近40年历史的韩国每日乳业公司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准备在山东威海建设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企业。法国乳业巨头达能不仅收购了妙士乳业,还积极接触新希望乳业,准备通过购买股权的方式实现控股新希望乳业的目标。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进口品牌奶粉的市场占有率也由70.6%增加到86.8%,国产品牌奶粉则由29.4%下降到了13.2%。

  乳品研究专家 魏荣禄

  魏荣禄:主要是新西兰,其次是澳大利亚,再其次是美国。

  记者:它会处于一个垄断的地位吗?

  魏荣禄:基本上是可以这样说,可以左右我们。

  经销商:有一定的垄断了,大家目前来看都是看新西兰,看新西兰的拍卖价格,它其实就是一个,价格的风向标,如果它涨的话,这个市场就可能跟着涨,如果它回落的话,(市场)就会跟着回落,所以它的这个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魏荣禄指出,进口奶粉数量逐渐攀升,洋奶粉已掌控国内市场定价话语权。未来3到5年,国产奶粉企业还不具备与洋奶粉叫板的能力。

  更让老人家担心的是,这种定价权的丧失,可能会进一步打击国内乳品行业,引发恶性循环带来的是不可想象的安全危害。在美国与伊拉克的战争中,美国曾经一度以奶粉对伊拉克进行军事制裁,拒绝并停止奶粉对伊拉克的出口,导致伊拉克国内奶粉紧缺,造成大量应有儿童饿死。对于奶业发展的现状,黑龙江奶业协会秘书长同样忧心忡忡。

  黑龙江奶业协会秘书长 吴和平

  吴和平:我们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是否要加快研究一个长效的办法,在我们国内制订一个长期的一个奶粉储备流转的制度,它会对稳定行业高峰低谷这种不断的变化起到一个稳定作用。

  乳品研究专家 魏荣禄

  记者:您认为,我们自己的产业需要怎么做。

  魏荣禄:说到底,表现在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我们不要九龙治水。可以责成一个部委来完成,在发达国家奶业占到20% 到40%

  我们只占到多少呢? 我们只占了1.75% 。

  半小时观察

  平心而论,乳制品行业的崛起不仅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带动千万农民增收,对国民健康营养水平的提升也功不可没。过去三十年,我们国家的牛奶产量提高了38倍,奶类人均年消费量从不到1公斤提高到28.3公斤,乳制品行业真正成为一个惠及13亿人的大产业。但是,作为行业基础的原奶生产环节,却常常被忽视,除了小部分企业自建奶源基地,绝大部分原奶还靠奶农分散饲养分散供应。在这样的格局下,奶农与乳制品企业的关系必然会充斥着对立与博弈,供应充足的时候企业压价,供应紧张的时候企业抢奶,处于弱势地位的奶农只好从奶牛的口粮上做文章,压低成本。乳制品生产有它的特殊性,两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带给我们沉痛的教训,没有好的制度,就无法协调各个环节的利益,而利益的扭曲最终会让产品品质失去保障。奶粉为什么成了公共事件的主角?希望这次事件,带给乳制品行业的不仅仅是虚惊一场,还有一场深刻的反思。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