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新疆清真食品产业亟待“破冰”

2010/8/18 16:43:59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记者杨杰报道)8月初,青海省第四届国际清真食品盛会,吸引了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4个省市区的700多家企业参展。经过精心培育,展览会已成为国际清真产业的知名展会,其规模和气势,让初次参会的新疆为数不多的几个企业唏嘘不已。作为全国最大的清真食品消费地区,新疆清真食品却是“一流的原料、二流的加工、三流的包装、四流的价格、五流的品牌”,与内地的差距显而易见,亟待“破冰”而出。

    清真食品大区的尴尬

    观摩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让华凌畜牧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世贤有些“不爽”——他既“眼红”又有些不服气。

    展览会上,青海、宁夏等地的清真食品种类繁多,包装精美,品牌响当当,产业发展形成了气候。新疆展位上,最畅销的却是红枣、核桃等非真正意义上的清真食品,展销的真正清真食品的种类和花样都比人家逊色得多。特别是对面正大集团展台上展销的“新疆大盘鸡”,多少有些让新疆企业脸上挂不住。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现有的47个民族中,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等10个民族有食用清真食品的习惯,是全国穆斯林聚居的最大省区。我区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到1100万人,占到全国食用清真食品少数民族人口的一半多,占全疆人口总数的近60%。同时,我区清真食品种类繁多,口味独特,拥有得天独厚的清真食品及用品市场。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从大到小遍布全疆各地,香喷喷的烤羊肉串、抓饭、馕、馓子等,深受各族群众喜爱。

    然而,我区清真食品业的发展与清真食品消费大区的名号不相匹配。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区清真食品生产企业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还处于较低的发展层次。食品加工和包装业,无论是规模、效率,还是加工精度、自动化程度,与全国食品行业相比差距较大,与国内先进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更是相去甚远。

    据了解,我区清真食品企业绝大多数规模小、实力弱,特色品牌少,知名品牌更少,清真食品龙头企业屈指可数。和国际清真食品先进生产企业相比,我区当前大多数清真食品企业仍然停留在以食物原料初加工、粗加工和传统加工上,大多数清真食品生产企业工艺落后、研发创新能力弱。许多企业有好产品,却没能打开局面。有些企业产品是货真价实的名牌,却被人“抢注”。由新疆出口国外的番茄酱等食品多以大包装形式进入国外市场,再被国外公司分包装后打上当地品牌销售。

    喷薄欲出的朝阳产业

    清真食品以其“绿色、纯净、无污染”的优良品质和富有特色的饮食文化内涵,迎合了现代人对健康食品的新需求。由于许多清真食品的加工方法在较大程度上保留着传统的、较为简单的工艺技术,很少使用添加剂等,更多地保持了食品原来的营养成分和天然口味,因而在追求原始、质朴、绿色、安全、纯天然、讲究原汁原味的消费时尚的潮流下,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

    记者从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我国清真食品产业年均保持10%以上增速。以“饮食惟良、必慎必择、严格卫生、讲究营养、注重保健”为特点自成体系的清真食品,正在成为我国食品产业领域高速增长的生力军。全世界的穆斯林人口已经超过15亿,加上非穆斯林消费群体,全球清真食品的消费者不少于20亿人。目前,全球清真食品产业年贸易额已突破2万多亿美元,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前景十分广阔。

    青海省打出了清真食品的“绿色牌”,尽情渲染高原、绿色、纯净无污染的优势。他们成功举办四届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不仅加强了清真食品用品工业与国际同行业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展现了青海地域文化,拓展了经贸关系,促进了产业的蓬勃发展。作为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宁夏清真食品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并与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的清真认证机构达成了相互认证协议。目前共有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生产经营企业近万家,清真食品年工业产值去年已达70多亿元,清真食品产业占到宁夏食品产业的80%,形成了300余项专利。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