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标准被弱化 有机食品是流行十年的“假传说”?(3)

2010/8/27 13:17: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利益分配与渠道创新

  实际上,中国对有机食品的要求远比欧盟严苛得多,就因为出发点是不一样的。另外,国外都是由专业的有机协会自发地推动有机理念,在相对有序的社会制度下,在彼此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去推动有机的进程。美国做有机食品的农场主,他们的最大驱动力并不是利润,更看重的是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感。

  对此,赵翼也举了一个例子:“其实这个产业创新很重要,这里面包括渠道的创新,要意识到消费者价值。在日本有一个案例,就是农户直接与9700万会员对接,不管农户生产出什么样的产品,这些会员都要支持。以此来建立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从欧洲、日本、美国的例子中可以预见到,我国有机食品市场的发展会有很好的未来。”

  赵翼坦言,对于食品品控,自己是无能为力的,有的农户都有一片自留地和一片市场供应地,这就说明这个产业其实不存在技术问题。另外,现在差异化很难做,包装、设计上做其实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要在资本结构和渠道上有创新,需要靠机制来实现。一些大型连锁超市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逼得供应商不得不作假,比如有的要求整齐划一的个头,实际上,有机食品更难做到整齐划一,俗话说,“歪瓜裂枣”才好吃,自然生长的农作物形状不会是整齐划一的。

  赵翼感慨地说,中国城市的工业化也就30年,30年前,中国人吃的大概都是有机食品,而现在,有机食品成了奢侈品,而纵观世界各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几乎每个国家都曾经历了这样的阶段:人们对于有机食品的热情追求与这个市场诞生之初的迷茫,而中国,现在正处于这个迷茫的时期。

  同时赵翼也说,农产品做到差异化很难,但是心态很重要,现在很多资本进入这个产业,做个三五年,兜一圈钱就跑了,我们需要有30年的心态。“只要能够沉下心来做这个行业,做好品控,将会成为将来的王者。” (见习记者 刘书艳)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