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中国小麦减产刺激期价止跌回升 粮食进口整体激增

2010/8/31 9:16:50 来源:中证网

    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对商品市场的抑制作用使得国际小麦期货价格近期有所回落,但本周三中国官方研究报告确认全年小麦减产的消息重新给市场注入动力,昨日国际小麦期货电子盘价格终止连续下跌势头,重新抬头向上。

  今年中国小麦预计减产

  看盘软件显示,昨日美国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小麦12月主力期货合约在电子盘交易时段走高,至商报记者截稿时涨幅已经达到了1.74%,报692.25美元/吨,一改之前两日连续大幅下跌的势头。

  从K线走势来看,自本月6日该合约盘中创下868美元/吨的阶段性高点之后,即进入了连续下跌的通道,但昨日收盘价仍较6月初的470多美元整整抬高了三分之一。分析观点认为,涨多跌少意味着市场看多小麦的气氛并未改变,虽然库存高企限制了现货价格,但是对全球小麦减产的预期仍对期货价格走高起到了很强的推动作用。

  而昨日小麦价格的反弹主要是受到了中国官方研究报告预测今年小麦将减产消息的刺激——据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储粮)旗下的中华粮网发布报告称,预计今年全国小麦产量为1.14亿吨,较2009年减少1%。

  该报告还显示,在产量下滑的同时,国内小麦消费量将有所上升。预计2010/2011年度国内小麦消费量2145亿斤(即1.072亿吨左右),较2009年增长50亿斤。其中,口粮消费约1620亿斤,饲料用粮约190亿斤,工业用粮约210亿斤,其他约125亿斤。

  我国粮食进口整体激增

  除上述最新数据之外,中国海关之前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中国7月份进口小麦量同比增长了55%至132148吨,但较6月份仍下降了30%。此外,1-7月份国内小麦进口总量为10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

  除了小麦以外,7月份中国玉米进口达到了19.38万吨,较6月份的6.452万吨激增了201%。小麦和玉米进口的大幅增长带动了整体粮食进口的增速,1-7月份中国粮食进口量达到了3846.9万吨,同比增长20.5%。

  这样的一个增速无疑大幅推动了全球投资者对于中国需求的预期。有分析人士指出,过去5年中中国对大豆的需求增长了一倍,现在每年全球大豆有50%都销往中国,其对市场价格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今中国对小麦和玉米的需求也出现了猛增,我们可能会在这两种农作物上看到同样的事情发生。”

  “目前中国的粮食自给率仍在99%以上,但是作为一个巨大的经济体,庞大的基数意味着微小的需求升幅也会对全球市场带来冲击。”斯坦福大学教授、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专家斯科特·罗泽列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中国对于全球粮食市场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在1994-1995年,中国粮食进口量也曾突然出现大幅提高,因此我们仍然认为现在的进口增速是不可持续的短期现象。但是即便如此,总的短期增量也会达到500万-1000万吨。”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