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长江鱼体检出“环境激素”可致性早熟

2010/8/31 16:05:19 来源:网友

  在取自长江上、中、下游不同城市的鲤鱼和鲶鱼体内,均测出了被称为“环境激素”的壬基酚和辛基酚,这两种物质可导致雌性性早熟等性发育和生殖系统问题。 8月25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表了24页纸的题为《“毒”隐于江———长江鱼体内有毒有害物质调查》的报告。调查报告显示,在取自长江上、中、下游不同城市的鲤鱼和鲶鱼体内,均测出了被称为“环境激素”的壬基酚和辛基酚,这两种物质可导致雌性性早熟等性发育和生殖系统问题。

  在最新水污染调查报告《“毒”隐于江——长江鱼体内有毒有害物质调查》发布会上,绿色和平水污染防治项目主任武毅秀说:“在取自长江上、中、下游不同城市的鲤鱼和鲶鱼体内,我们测出了被称为‘环境激素’的壬基酚(NP)和辛基酚(OP)。这两种物质可导致雌性性早熟以及雄性精子质量下降、数量减少等性发育和生殖系统问题。”

  四市野生鱼被测出含环境激素 系性早熟重要诱因

  研究发现:“环境激素”是性早熟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奶粉疑致婴儿性早熟事件”虽然尘埃落定,但市民还是“听激素而色变”。日前,国际环保组织在取自长江上、中、下游不同城市的鲤鱼和鲶鱼做检测,均测出含有“环境激素”,除重庆、武汉、南京外,我省马鞍山市也“赫然在列”。

  报告显示:

  长江鱼体检出“环境激素”

  尽管国家权威部门对“奶粉中含激素”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但一石激起千层浪,到底是什么导致儿童性早熟呢?社会上存有许多质疑。

  8月25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表了24页纸的题为《“毒”隐于江——长江鱼体内有毒有害物质调查》的报告。调查报告显示,在取自长江上、中、下游不同城市的鲤鱼和鲶鱼体内,均测出了被称为“环境激素”的壬基酚和辛基酚,这两种物质可导致雌性性早熟等性发育和生殖系统问题。

  28日,记者从整篇调查报告中发现,“绿色和平”在来自重庆、武汉、南京,以及我省马鞍山四市的野生鲤鱼与鲶鱼体内,检测出了广受国际关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氟辛烷磺酸,部分鱼体内还检测出了汞、铅和镉等重金属。

  样本检验:

  马鞍山野生鲶鱼、鲤鱼“有毒”

  “今年1月到3月,绿色和平工作人员在长江沿岸的重庆、武汉、马鞍山、南京四座城市采集长江中野生的鲤鱼与鲶鱼,所有样本都是由当地渔民提供的新鲜活江鱼。样本在收集到之后均由锡箔纸包装,冷冻避光保存,随后被运送至位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绿色和平研究实验室。”检验显示长江中野生的鲶鱼和鲤鱼体内都不同程度地累积了有毒有害物质,包括有机化学物质和重金属。

  记者在报告中发现,我省马鞍山除一条鲤鱼样本外,其他所有两类鱼样本中,均检测出含有壬基酚和辛基酚,还被检出全氟辛烷磺酸。

  此外,报告中还写到,汞在所有的肌肉样本和除一条重庆鲤鱼肝脏样本外,所有样本中均被检出。所有的鲶鱼肝脏样本均被检测出含有镉,在我省马鞍山提供的鲶鱼样本中,部分肝脏样本被检测出含有铅,但肌肉样本中铅的含量均小于最低可测出值。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