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致癌茶油”暴露油茶产业无序扩张 超标是必然

2010/9/4 11:03:39 来源:胶东在线

  眼下,炙手可热的茶油产业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8月30日前后,国内多家权威媒体纷纷曝光:“国内最著名的山茶油品牌——金浩茶油致癌物(苯并芘)严重超标,达60微克/千克。”而按照国家GB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要求,在食用植物油类产品中苯并芘的安全限量为不超过10微克/千克。顿时舆论一片哗然,更让人惊愕的是,国家质检部门早在半年前就检测出致癌物超标而未向社会公布。

 
  虽然金浩公司声称只有2009年12月3日至2010年3月17日共九批次的茶油出问题,并已基本召回。但消费者仍有几个问题不解,致癌物究竟从何而来?政府查出后,又为何隐瞒不报?业内人士更担忧的是,致癌风波是否会重创欲与西方橄榄油试比高的山茶油产业。

  超标是偶然还是必然
  山茶油是从我国特有的木本植物油茶中提取的食用油,已有几百年历史,有“东方橄榄油”的美誉。目前国内外食用山茶油提取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压榨法,另一种是浸出法。压榨法是用物理压榨方式,从油茶籽中榨取山茶油,是传统提取工艺。浸出法是按照物理化学原理,用食用级溶剂从油茶籽中提取山茶油。

  据业内人士介绍,当前大多数企业都同时采用压榨和浸出两种方法炼油。油茶籽经过压榨获得“压榨原茶油”后,“油饼”内残存茶油,再用浸出法充分抽提。两种方法互补,可有效提高出油率。

  对于苯并芘超标,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金浩茶油)解释称,这是部分茶农过度烘炒所致,并不是有意为之。湖南省质监局人士更直言:“只要是通过浸出法从压榨后的‘油饼’中提炼油品,不管茶油,还是花生油或橄榄油等其它植物油类,都可能或多或少导致苯并芘超标。”

  金浩公司与湖南省质监局的发言或许想以“避免不了”为借口搪塞责任,但遭到业内人士反驳。益海嘉里粮油有限公司资深技术员张经理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虽然导致苯并芘超标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茶籽中混入了作为润滑剂的机油,或是茶农在柏油马路上晾晒茶籽,高温让融化的沥青混入茶籽,或是油茶种植的环境被污染等,但最可能出问题的环节是油茶籽加热蒸过程。

  据张经理介绍,油茶籽中并不含苯并芘。目前提取山茶油时,加热蒸油茶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操作得当,油脂氧化成苯并芘的量就少,但如果企业为尽可能多出油,加热蒸过度,苯并芘含量就会超标。

  “即使加热蒸出现了超标的苯并芘,经过精炼措施,也完全可以把苯并芘降低到10微克/千克以下。”张经理说,无论山茶油还是花生油,加热蒸过度都会导致苯并芘超标,但大型企业一般都安装了精炼装置,通过精炼措施消除致癌物质。

  张的观点得到国内多位粮油加工研究专家认同。“完全可以通过精炼等技术减少苯并芘含量,达到国家规定的10微克/千克以下水平,甚至可以做到含量为零。如果检测达到60微克/千克的水平,应该是有关企业加工技术不过关的结果。”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