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吃小龙虾溶解肌肉确诊“哈夫病”(2)

2010/9/8 6:42:21 来源:网友

  因此,小龙虾以后到底能不能吃,需要消费者从自身出发,权衡食用风险自行决定。

  二、除了小龙虾,还有哪些水产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这种病征会不会大规模爆发?

  专家:从国际上出现的“Haff病”病例分析,目前只有水牛鱼、银鲳鱼、小龙虾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当然,现在也不能完全排除其他水产也会导致这一病征,但未见相关报道。

  从病征发生情况看,23例病例完全谈不上爆发。而且,从南京23个病例的情况看,发生病征有一些共同的前提条件,即发病前食用龙虾较多,一般为10只以上,同时、同地就餐的消费者,未吃龙虾或食用数量不足10只的,都未发生这一病征。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吴永宁还特地表示,他在南京调查“龙虾门”期间,每天起码要吃50只小龙虾,至今未发生异常。

  三、这种未知毒素是小龙虾天生携带,还是在生产、养殖等“后天”环节人为添加的?

  专家:从目前调查情况看,这种未知人为毒素很有可能和小龙虾“共存”,但不是每只龙虾都天生携带这种毒素。从检测情况看,外来毒素的可能已被基本排除。

  四、对不同消费者来说,食用小龙虾后的表现有没有个体差异?

  专家:从23个病例情况分析,23人就餐地点高度分散,其中15名患者分布在8个家庭(就餐点),另有8人分别在4个餐馆食用,一起食用龙虾的消费者,有的出现综合征,有的未出现。23名病例中,17例为女性,占74%;从年龄上看,22人处于17—56岁之间。年龄较大的消费者吃龙虾数量少的话,也没有发生这一病征。因此,食用小龙虾没有年龄等方面的明显个体差异。

  2000年,北京也出现过6例食用小龙虾发生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现象,病例也没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五、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有没有后遗症?

  专家:南京发生的23例患者,目前经及时治疗,已有22人治愈出院,还有1人住院治疗,目前病情稳定,昨天已经符合出院条件。因此,只要经过及时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不会有后遗症。

  六、这次公布结果是否意味着“龙虾门”调查告一段落,以后相关部门还有什么措施?

  专家:南京市相关部门还将继续开展病例主动监测、文献检索,积极分析、推断、查找可能的致病原因。全市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还会进一步加强对小龙虾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和餐饮消费环节的监管,落实索证索票和溯源登记制度,确保小龙虾来路清、去向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