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南京市政府称:肌溶解病例确与小龙虾有关

2010/9/8 9:42:28 来源:新浪网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据《东方早报》报道 昨天傍晚,南京市政府召开了“关于食用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调查进展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通报了经过10多天的调查结果,认为南京23个病例确与食用小龙虾有关,并初步提出病例检测方案,建议经卫生部批准后,在食用小龙虾地区开展主动监测,进一步探索确切病因。

  据介绍,截止到2010年9月7日上午12时,南京市共收治与食用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病例23人。经调查,23人的就餐地点高度分散,其中15名患者分布在8个家庭,另有8人分别在4个餐馆食用小龙虾。23名患者临床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经治疗,已有22人治愈出院,还有1人仍然住院治疗,目前情况稳定。“南京地区发现的与食用小龙虾相关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具有与国际上时有报道HAFF病相似的流行病学特色和临床表现,如病前4-13小时内均有食用较多(10只以上)小龙虾史。”

  但是,中国疾控中心对来自南京市场的小龙虾进行检测,并未发现其中存在已知的、可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化学物质。

  HAFF病到底是什么病?据专家介绍,1924年夏秋,在波罗地海Haff海滨流行急性中毒性肌肉病,其表现为突然出现严重的肌肉僵硬疼痛,多数病人迅速恢复正常,仅个别严重者死亡,在此后9年内的同一季节和同一地区发现了大约1000例病人,并发现这些病人均与吃淡水鱼有关,鱼的品种包括淡水鳕鱼、鳝鱼和梭子鱼。2000年8月上旬,北京出现食用蝲蛄引起的HAFF病患者。

  有没有调查出“龙虾门”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养殖过程导致的毒素携带,还是其他环节产生的?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吴永宁表示,“能够引起横纹肌溶解的环节我们都排查了一遍,但没有确定结论。”他说,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科研问题。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