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一餐馆蛇肉中含瘦肉精13人中招

2010/9/9 9:22:01 来源:凤凰网

漫画:颜庆雄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饶洁通讯员 党姣 张锦周

    昨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福田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向媒体通报了近期我市发生的两起瘦肉精食物中毒事件,中毒的患者一共有13人,都是在位于福田区的品顺达农家菜馆进食了蛇餐后发生中毒的。疾控人员在餐馆的蛇肉中检测出了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经积极对症治疗,13名患者已全部康复出院,健康状况良好。

    “八步蛇”中检出瘦肉精

    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9月1日和2日,我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所在辖区有关医院的报告,称接诊了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的13名患者,分别有面色潮红、头痛、胸闷、心悸、手足颤抖等症状。经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南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认真调查,发现上述13名患者分两拨于9月1日晚、9月2日晚在位于福田区的品顺达农家菜馆用过蛇餐。

    后经专业人员现场采集蛇样并送实验室化验分析,结果显示:蛇肉、蛇胆汁和蛇血中都检出违禁药瘦肉精。被添加瘦肉精的蛇是一种叫做“八步蛇”的毒蛇,蛇肉中检出的瘦肉精含量每公斤超过了1000微克,是中毒最低含量的十几倍。

    13名患者最后被诊断为因食用含瘦肉精的蛇餐而发生了瘦肉精中毒。经积极对症治疗,13名患者已全部康复出院,健康状况良好。

    初步调查发现蛇来自从化

    疾控人员告诉记者,我国政府明文规定严禁瘦肉精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但因利益驱动,还有不良生产经营者违法使用,成为有关职能部门监管的难题。过去检出的瘦肉精多在猪肉中,在蛇肉里检出瘦肉精在国内还是第一次。

    为什么会在蛇的养殖环节添加瘦肉精,疾控人员也觉得很诧异:“也许是用来提高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也许是为了增重,瘦肉精的主要作用机理是作为一种强效激动剂,选择性地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上,而出现加强脂肪分解与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作用。过去猪饲料中添加是为了让猪在代谢中加快蛋白质合成,提高肌肉合成的量,但是蛇食用后有没有这样的作用,没有做过调查。”

    福田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对蛇的来源进行了追查,执法人员根据相关票据查验和供货商陈述,初步调查发现引发食物中毒的货源来自广州从化。餐厅老板表示,每次通过电话订货,卖主送货上门。福田市场监督部门已经向上级部门汇报了溯源的情况,目前正根据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开展行政执法工作,并将依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予以严肃查处。

    福田市场监督管理分局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广东地区有食用蛇肉的传统习俗。根据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深圳经济特区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若干规定》,依法驯养繁殖成功、能够大量饲养并经林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许可食用且检验检疫合格的动物才可以进入餐饮消费市场。

    涉事餐馆还在偷偷卖蛇

    尽管市场监督部门已经严禁涉事餐馆卖蛇,但记者昨天到位于福田区上梅林凯丰北路这家餐馆暗访时发现,餐馆还在偷偷卖蛇。昨天下午2点左右,记者佯装要订房吃野味,餐馆人员将记者带到餐馆后面一个隐蔽处,笼子里有两条蛇,按条卖,一条过山峰卖2380元,一条野南蛇卖1880元。

    疾控人员告诉记者,瘦肉精是一种白色或类似白色的结晶体粉末,无嗅、微苦,化学性质稳定,加热到172摄氏度才能分解(126℃油煎5分钟才会破坏减半)。因此,一般的烹调加热方法不能将动物食品中残留的瘦肉精毒性破坏。瘦肉精在体内消除缓慢,主要蓄积于内脏、视网膜等组织中,长期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类和内脏会引起人体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人类食用含有瘦肉精的动物性产品而发生中毒,其毒性反应剂量因人而异。一般食用15分钟至6小时出现症状,症状可持续90分钟至6天。通常表现为面色潮红、头痛、胸闷、心悸、心慌、骨骼肌震颤、四肢麻木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疾控专家提醒市民,购买食品时应提高警惕,注意防范,加强自我保护,市民尤其是餐饮单位,不要在无证摊贩处购买未经检疫的动物及其制品,餐饮单位采购食品时应严格执行食品索证制度。集贸市场、农贸市场、社区超市等应当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和建立购销台账制度,采购经检验合格的食材,并且可以追溯来源。

    瘦肉精食物中毒及时就医非常重要,可很快康复,降低危害。市民若进食了可疑的动物食品而出现乏力、心悸、手足颤抖等瘦肉精中毒的临床表现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诊治。急性瘦肉精中毒症状是一过性的,治疗及时,能恢复健康,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