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调控令频发 政府铁心平抑农产品价格(2)

2010/9/10 9:15: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北京上海落实农产品直供

  国务院有关稳定蔬菜供应的“国六条”,要求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和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对接,在各地的实践中,搭建起农产品进城直通车的农产品直供措施在积极落实之中。

  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化程度提高,对现代物流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但农产品流通仍然存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中国蔬菜在流通环节的成本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至3倍,蔬菜价格的上涨并未使菜农得到好处。

  从去年起,北京开始尝试“农超对接”,就是蔬菜从田间直接进超市,然后卖给市民,进入厨房。除了超市,批发市场也可以直接从田间收菜。据悉,今年7月份,北京30多家蔬菜批发市场、大型超市与张家口市30多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进行了对接。

  蔬菜供应同样依赖外埠的上海,也在今年加大了对当地蔬菜直供的投入。上海市农委、财政在7月中旬采取措施,增加蔬菜种植面积3.5万亩,针对高温,还紧急出台了追施叶面肥和遮阳网覆盖补贴政策,增加了当地蔬菜的直供数量,平抑市场价格。

  据悉,“农超对接”已在17个省市展开试点,已成功推动陕西苹果、莱阳梨、江西脐橙等一大批本地特色农副产品进入大型连锁超市门店。

  天津重庆筹建冷链中心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果蔬流通腐损率为20%—30%,肉类为12%,水产品为15%,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超过1000亿元。因而加强农产品冷库和冷链物流的建设在稳定农产品终端价格的意义重大,“国六条”要求各地积极投资建设大型冷链基地。

  目前,天津滨海新区数十个万吨级冷库正在抓紧规划建设中。据悉,众多国内外从事冷链冻品加工物流的综合性企业集团纷纷进入新区,力争尽快形成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打造我国北方冷链物流基地。其中,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心渔港万吨级示范冷库项目将于本月完工,中心渔港还将规划建设冷库总储量30万吨以及相关的水产品交易市场。而位于新区东疆保税港区的大洋冻品交易市场将立足国际冷链物流产品的分拨、中转与储藏。新加坡一家企业集团还与中心渔港签署合作协议,建设并运营冷链食品加工物流基地。而滨海新区的冷链物流投入使用后,可实现船舶进港到消费终端全程冷链无缝对接以及京、津、唐地区1小时冷链配送目标。

  正在建设中的重庆市供销社直属企业——重庆金帆果品公司的冷链物流中心,侧重果蔬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最低可以满足6亿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

  此外,各地超市也开始向生鲜转型。以联华股份为例,据统计,联华股份上海标超转型门店生鲜销售平均增幅高达70%。昆明市计划在未来3年内将推出200个社区生鲜超市,大连市安排700万元专项资金,将社区菜市场改造成新型社区生鲜超市。(邵小萌)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