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菜价狂飙,谁获利最大

2010/9/10 11:38:13 来源:网易

    记者在走访菜农、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整个流通环节了解到,蔬菜从田间到餐桌,菜农赚得最少,而且处于定价的弱势地位,而二道贩子和零售商获利是最大的。

    一棵芹菜,从种在田里到端上市民餐桌,需要走多少路?菜价又是如何层层加码的?近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在走访菜农、农贸市场、批发市场时了解到,蔬菜从田间到餐桌,要经历多个中间环节,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涨价就成了必然。

    菜农:成本上涨不赚钱

    9月7日上午,在上海浦东新区周浦镇,记者遇见了在田里干活的菜农孙师傅,孙师傅说:“现在种菜成本涨了很多,用有机肥、低残留农药,每亩要多花250多元成本。”拿芹菜来说,以往只卖0.15元一斤,因为每斤芹菜成本只要5分左右。但现在,他以每斤0.2元—0.3元的价格卖出。

    收菜商:一车菜仅赚上百元

    记者在周浦镇一家蔬菜农贸市场,遇到了收菜商高先生,他的一车芹菜是从山东蔬菜种植基地以0.3元/斤的价格收购来的。“运输费、油费、过路费、装车费都要自己出,成本不低,一车菜只能赚上百来元。”他说。“收购价低了菜农不干,卖价高了没人要。”高先生表示,拿芹菜来说,他一般以0.4元—0.6元/斤的价格卖给一级批发市场。

    批发商:本大、利小

    上海江桥蔬菜批发市场是上海一家一级批发市场。批发商赵女士告诉记者,搞蔬菜批发的成本大,除去运费,自己挣得也不多,只不过肯定不会赔钱。记者了解到,拿芹菜来说,一级批发市场一般以0.7元—0.8元/斤的价格卖给二级批发市场。

     二道贩子:价格猛涨一倍

    所谓二级市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道贩子。在上海浦东金桥一家二级批发市场,刘师傅当二道贩子已有十多年。记者看到,刘师傅卖给菜贩的芹菜在1.5元—2元/斤。

    摊贩:加价1元保证收益

    在上海浦东博兴路上的正育菜场,一位摊主说,除了菜价本身上涨之外,他们卖菜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他粗略算下来,现在一个月要比前几年多花近1000元,这些绝大部分都要分摊到菜价里,以一个月卖1万斤菜来算,每斤菜就要多卖0.5元。

    与此同时,迪亚天天博兴路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超市卖菜不赚钱,基本保本。上述经营者告诉记者,对于芹菜,现在以2.5元—3元/斤的价格卖给市民。

    算账:到底谁赚最多


    记者发现,在蔬菜的产销链条中,菜农的出手价仅为零售价的10%,其毛利润不超过0.1元/斤,收菜商与一级批发商一样,毛利润都在0.2元-0.3元/斤左右。利润线在二道贩子那里突然上升,毛利润达到0.8元/斤。而零售商才是获利最大的流通环节,毛利润基本保持在1元/斤。

    整个流通环节,菜农赚得最少,而且处于定价的弱势地位。如果蔬菜一旦出现供过于求,批发、零售可以通过调整价格来维持自身利润,但农民的种植成本相对固定。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