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谁推高了今夏菜价?到底“贵”在哪?(2)

2010/9/13 15:01:01 来源:网友

  菜价攀升却“涨不赢”农资成本

  2010年与2006年相比,尿素、钾肥、磷肥等主要农资上涨幅度超过60%,土地租金上涨了56%。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虽然近年来菜价不断攀上新高,但却“涨不赢”农资和流通成本的快速增加。

  采访中,姜裕铸向记者展示了一个账本,上面记录着他家种植的黄瓜、番茄、菜椒三种大宗蔬菜的价格变动情况。记录显示,2010年与2006年相比,三种蔬菜田间收购价分别上涨了31%、18%、33%,平均上涨幅度为27%。然而,2010年与2006年相比,尿素、钾肥、磷肥等主要农资上涨幅度超过60%,土地租金上涨了56%。“涨得最厉害的是人工费,本地临时工每人每天从18元涨到了38元,包月的外地工每人每月从500元涨到了1000元,全都翻了一番。”姜裕铸说。

  菜农的感受得到了相关调查的印证。据新华社农价监测系统对13种蔬菜月零售均价走势监测结果显示,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仅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蔬菜价格平均上涨幅度就达17%。而成都市物价局价格监测分局局长汪健介绍说,以该局2006年至2010年不间断监测的尿素、氧化乐果、水稻种子为例,除尿素价格此前因受国家控制涨幅较小之外,5年之间,农药氧化乐果和水稻种子涨幅分别达73%和83.8%。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发现,不仅菜农对农资涨价叫苦不迭,蔬菜批发商和零售商也在不断抱怨生产生活成本的增加。批发商杨华明说,自家两口子每天凌晨就开始卖菜,一直卖到晚上六七点钟,一天要干10几个小时的活。车子油钱、市场管理费一天各要200块,外加过路费、小工费、两口子吃饭等,各类物价都涨得厉害,卖菜时只能多加点价,以扯平其他开销。

  零售商贩李大锐夫妇原是四川南部县农村居民,2005年来成都卖菜。李大锐坦言,自己也觉得现在菜价比较贵,但因为进价贵,所以售价也低不下来。而且,自己的小菜摊销量小、损耗高,还要吃饭、租房、交管理费,供女儿上学和赡养老人的费用也要靠卖菜承担,去掉这些高昂的生活成本,菜价加到这个份上,也赚不到多少钱。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