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60%~70%的白酒属于非纯粮酿造的酒精勾兑酒

2010/9/20 13:38:05 来源:新民网

60%~70%的白酒属于非纯粮酿造的酒精勾兑酒2010-09-20 11:38   来源:齐鲁网
  “目前中国白酒市场上,至少有60%~70%的白酒属于非纯粮酿造的酒精勾兑酒。”

  本月上旬,贵州醇销售公司总经理潘宁的一番言论犹如平地一声惊雷,让人们对平时常喝的白酒产生了怀疑。

  “中国白酒产品有两个重要的标识,一是绿色商标,二是纯粮酿造。然而,目前市场上六七成的所谓纯粮酿造都是虚假宣传。”潘宁称,每年各个白酒厂家的产能、销售等数据都是在行业内透明公布的,而纯粮酿造需要至少两到三年的周期,然而,近两年来,市场上白酒的销量远远高出正常产能水平和发展速度,由此明显可知,大量的白酒是经过勾兑完成的。

  究竟什么是酒精勾兑酒?什么是纯粮酿造的酒呢?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它们与假酒又是什么关系呢?勾兑酒难道不好吗?

  新工艺白酒不是假酒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白酒就是用粮食酿造的。“纯粮酿造,这是废话,白酒要是用酒精勾兑会喝死人的!”自谓“馋酒”的耿大爷代表了大多数消费者的观念,只要一提起酒精勾兑酒,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能喝死人的假酒。至今他都难以忘记在上世纪90年代末发生在山西朔州的假酒喝死人事件。

  那是1998年的春节前,山西文水县一不法分子用甲醇勾兑散装白酒,批发给外地个体户。这些散装白酒流向社会后,被山西省朔州市、大同市等部分群众饮用,从1月26日开始有人中毒。短短几天时间,朔州、大同等地先后发现数百名群众饮假酒中毒住院,其中近30人死亡。

  “就是我这喝了一辈子白酒的人,想着都害怕!”耿大爷说,“朔州毒酒案”发生后,当时人们都不敢买产自山西的白酒了。资料数据显示,毒酒事件导致朔州的白酒企业几乎全部陷于停顿,当年甚至山西的名酒“汾酒”、“杏花村”等也销量大跌。

  这假酒难道就是潘宁所说的酒精勾兑酒吗?

  “此酒精勾兑酒,非彼酒精勾兑酒!”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分会的马勇秘书长告诉本报记者,潘宁所指的酒精勾兑酒是指用食用酒精加上一定的水和调味酒勾调出来的白酒。但前提是食用酒精,食用酒精的原料无外乎是玉米、红薯等粮食,是无毒无害的。这和用甲醇这类工业酒精勾兑成的假白酒完全不同。前者是我国政府允许销售的合格白酒制品,而后者是犯罪。

  “酒精勾兑酒是制酒行业中的一种说法,普通的消费者当然不清楚了。” 中国酒业营销学会会长赵义祥告诉本报记者,“酒精勾兑酒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新工艺白酒’,它基本是由液态发酵酒、调味酒、香料、稳定剂构成的。”

  同样是酒精勾兑酒,为什么一个喝死人,一个允许销售呢?原来,这两种勾兑酒中的主要成分不一样。赵义祥告诉记者:“假酒用的是甲醇,我们说的酒精勾兑酒其中的酒精成分是食用乙醇。”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刘元表示,“甲醇极具欺骗性,它在气味、颜色、重量等外观方面与制造真酒的乙醇几乎没有区别,喝酒的人根本喝不出来。”

  但是甲醇和乙醇虽然属于同一类的化学物质,可是在分子结构式上却相差一个碳,对于人体来说,甲醇是毒品,而乙醇是酒精饮料。

  对此,首都医科大学毒理系的张宝旭教授告诉记者,在化学上,甲醇被称为木醇或木酒精,也被称为工业酒精,它无色透明、高度挥发,属于易燃液体。在工业上,它被用来制作合成纤维、油布、鞋类、染料、爆炸物、抗冻剂、油漆、橡胶产品、甲醛、墨水等。但是,对于人体来说,甲醇是一种具有剧烈毒性的物质,它可以经过呼吸道和胃肠让人体吸收,也可以通过皮肤部分吸收。10毫升的甲醇就可以导致失明,而30毫升的甲醇就会导致死亡。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